李成玉与出席全省发展和改革会议的代表座谈时强调认清形势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努力推动我省经济再上新台阶
文章来源: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人:xj 添加时间:2004年1月5日 10:19
1月3日下午,省长李成玉在与出席全省发展和改革会议的代表座谈时强调,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具备了全面提升的基础和条件,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努力推动我省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李成玉说,刚刚过去的2003年,尽管遭受了非典疫情和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我省经济仍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创下近些年来的最好水平,外贸出口和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增长。财政收入达到337亿多元,增长了17.8%。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取得新进展。市场经济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减轻农民负担、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和治理公路“三乱”,以及安全生产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为河南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李成玉指出,在看到成绩同时还要看到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的质量还不够理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还较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不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市场竞争力强、规模大的部分行业和地方产业结构雷同现象较为明显,科技含量高的工业项目还较少。
李成玉指出,2004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对于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我省现状看,我省经济已经到了全面提速的关键时期,也面临着多方面机遇和有利条件。党的十六大以后,全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一轮上升阶段,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为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提供了机遇。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必将增强社会经济主体的活力。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集聚了全省上下的智慧,统一了全省干部群众的认识,明确了未来发展的目标,增强了全省人民的信心。与此同时,近几年我省加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经济增长的后劲明显增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本积累基本完成,存款余额、信贷规模、财政支出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市场机制初步形成,
在各个领域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人力资源条件显著改善,企业家队伍、科技人员和劳动者的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此外,作为人口大省,潜在的消费市场很大。这一切都可以支撑我省在今后若干年里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李成玉强调,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认清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所处的新阶段,珍惜和保持一心一意搞改革,聚精会神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抓住机遇,转变作风,真正扑下身子,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干好每一件事情。工作千头万绪,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宗旨意识,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谋划任何工作都要着眼长远,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安排好整体发展事务。在确定发展项目的时候,不仅要注重速度,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一定要考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在工业项目尤其是技改项目上做文章。河南的农业对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形成了比较优势,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和提高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适应性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