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林毅夫:中国经济增长真实 供给突增导致通缩
文章来源:河南报业网    添加人:xj    添加时间:2003年12月23日 09:21
   对于国外质疑的声音,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完全真实。昨天,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上,多位经济学家就当前的热点问题各抒己见。
  林毅夫表示,国外怀疑的理由有两条,一是通货紧缩时一般会出现经济零增长或者负增长;二是经济高增长伴随的是能源使用量的高增长,但中国在这两方面与国外的经验都正好相反。
  对此,林毅夫解释说,中外通货紧缩的形成机制并不相同。国外通货紧缩是因为房地产、股市等泡沫的破灭而产生,但中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中国之所以出现通货紧缩,原因是供给突然增长。1991年到1995年,生产能力增加超过200%,而消费一直保持7-8%的增长水平,导致后来的通货紧缩。由于消费仍保持在原有的增长水平,中国经济当然能维持7-8%的GDP增长率。
  至于能耗问题,林毅夫认为,1992年以后的新投资采用了低能耗的新技术,而原先能耗高的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则逐步退出,导致整个能源使用降低。
  要维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林毅夫认为,必须为过剩的生产能力“存量”寻找出路。应当从投资和消费两方面出发,放开对外资和民间资本的限制,增强其投资意愿;提供住房、汽车等消费信贷,帮助实现需求。
  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陆德明则认为,中国经济过去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后发展优势,但随着进一步发展,这种优势会不断递减。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动力——创新,其中关键是金融改革和科教创新。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