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打造信用河南——河南驶入信用快车道
文章来源:河南报业网    添加人:xj    添加时间:2003年12月29日 09:35
    点燃信用圣火
  12月23日上午,河南人民会堂广场。“光大银行杯”首届河南省信用经济论坛开幕式在此举行。
  “一言九鼎,信用河南”的巨大条幅在冬日暖阳下飘扬。如此厚重的字眼,很容易勾起河南人的思考。
  省委副书记王全书、省政协副主席张汉英、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李子卿郑重点燃信用河南圣火金鼎。“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和,企无信不旺,国无信不稳,社无信不安。” 王全书谆谆寄语此次论坛。
  虽说开幕式是在23日举行,但首届河南省信用经济论坛却早在4天前就拉开了序幕:象征诚信生生不息的诚信火种于19日在我省商丘采集。
  据主办单位介绍,之所以选择在商丘钻取象征诚信的圣火,是因为商丘被认为是中国最早人工取火的地方。而采集火种的具体时间定为19日9时19分也大有深意,寓意中国人所恪守的“一言九鼎”信条。
  信用河南融入世界
  “言必信,行必果”;“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信”在国人的心目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但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或体制等原因,信用被某些人抛弃,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被贴上了“区域歧视”的标签。企业商家不诚信,损害群众利益,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当中,河南的害群之马和全国其他地方的不讲诚信的人一样,也曾扮演过不光彩的角色。
  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也是以诚信为基础的。2003年被称为“诚信年”。与之相应,一系列宣传倡导诚信的活动也相继举办:11月20日,首届西部信用论坛在西安闭幕;11月29日,第二届中国企业信用论坛在北京举行等。有人称,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已初步进入全面建设时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经济加速融合的今天,河南也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巨大的信用压力,有自尊和良知的河南人“打造信用河南”的呼声也日渐高起来。
  由民建河南省委、河南省经贸委(机构改革后,已并入省发改委、商务厅等)、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这次论坛,可以说是形势的需要。
  论坛组委会人员还向记者透露了此次论坛背后的一些故事:为提升论坛影响力,组委会拟邀请萧灼基老先生,但临近岁末,他忙于各种活动,无法成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得知跟随萧灼基先生的助手是河南太康人,欣喜之余,找到他动之以情。听说是这样的一个活动,这位老乡当即表示全力支持:“打造信用河南,每一个河南人都责无旁贷!”最终萧灼基先生按时赴郑,保证了论坛的成功举行。
  企业呼唤诚信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对信用经济的感受自有一番滋味。
  光大银行郑州分行行长董建敏说,之所以大力倡导打造“信用河南”,是因为银行是高风险的行业,面对的是千家万户、各行各业。金融是社会经济的血液,金融体系的安全与否事关国家经济的健康。
  河南联通新任总经理王祖益说:“顾客购买联通的产品,实际上是在购买信心,购买感觉。所以,讲诚信是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源。”
  本报关于河南举办首届信用经济论坛的消息见报后,不少企业还打电话到报社询问论坛的具体事宜,有的甚至是在论坛开幕当天才匆匆赶来报名。
  企业似乎都在呼唤诚信。那么河南企业的信用状况到底怎样呢?
  河南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申铁铸称,河南参加过资信评估的1000多家企业中,能达到3A标准的较少。
  申铁铸称,评选3A企业,要考察领导素质、经营管理、业务发展、财务状况几个方面。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的不尽如人意拉了河南企业评3A的“后腿”: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规范,但盈利水平较低,民营企业盈利水平较高,但经营上容易有不规范行为。所以,他希望政府在推进企业资信评估方面能加大政策力度。
  信用是立足之本
  应邀前来的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发表了一个多小时的精彩演讲,他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信用经济,不仅国家要讲信用,全社会都要养成讲信用的风气,“加入世贸以后,中国正在积极履行世贸协议,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但与此同时,也要建立一种体制,让那些钻诚信空子的人无空可钻”。说到这次论坛,他说,诚信问题不是一次会议就能解决的,但毕竟开了个好头。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社会科学院顾问杨承训在会上表露的观点,则充分显示了他对信用经济的深刻关注。
  他认为,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特别是市场秩序、金融风险等突出问题,无不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有密切关系。许多现象与发达国家当年市场经济初期相类似。而欧美从19世纪中期就形成了社会信用体系的雏形,并在20世纪以来的经济震荡中逐步发育和完善起来。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期,本来小商品经济就占优势,又加上体制障碍,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任务更成为体制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之必需。
  “市有信则立,市无信则废”。我国市场上一时出现的假货盛行、欺诈成灾、私改账目、偷税漏税、不正当竞争以及种种腐败行为,都同信用缺失有关。
  信用河南任重道远
  “守信是守信者的通行证,失信是失信者的墓志铭”,这句话真的很经典。
  据初步统计,近年来我国仅因市场秩序混乱平均每年的损失即达800亿元之巨。可见信用成本何其大也。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理应是诚信的身体力行者,但现实生活中诸多活生生的事例让人不敢乐观。河南的诚信建设任重道远,不少人这样表示。
  “信用温州”的建设情况也许对河南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温州市将每年8月8日定为诚信日,主要内容是进行诚信教育工程和信用文化建设。温州信用中心已经开展了面向社会的信用培训服务、信用建设专项课题研讨,在信用温州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这次论坛,打造信用河南的声势已经造出来了。但我们希望能尽快出台一些可操作的措施,全社会参与把河南的信用打造好。”一位与会人士这样说。
  这何尝不是全体河南人的愿望!打造信用河南,一路走好!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