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开放潮惊涛拍岸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xj    添加时间:2004年1月2日 08:20
  许继集团与微软进行战略合作,安钢集团收购美国康宁公司彩玻生产线,永煤、平煤与上海宝钢组建煤钢联合体……2003年,开放的大潮,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前所未有的力度,荡涤着我们内陆大省的经济肌体。
  盘点2003年,全省对外开放硕果累累: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8亿美元,同比增长达34.9%;外贸出口完成28亿美元,同比增长32%;2003年1至11月,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93家,合同利用外资17.5亿美元,增长幅度达83.2%。这几项重要指标一改多年徘徊局面,增长幅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尤为重要的是,“开放”的概念不再等同于传统的外经、外贸,“省外即外”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一个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引进境外资金同引进省外资金并重的“大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
  就在2003年底,我省“东引西进”再起高潮,由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李成玉亲自率领的省党政代表团,出访上海、浙江学习考察,并探讨了一系列新的合作意向。
  投资、消费、外经贸,并称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在河南,长期以来外经贸“马力”不足,缺乏对经济的强劲拉动。无论引进外资还是进出口总体规模,不仅与邻近兄弟省市差距很大,而且与我省位居全国第五位的经济总量极不相称。开放型经济水平低,已成为制约河南发展的“瓶颈”。
  2003年,省委、省政府把开放带动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战略。面对世界性产业转移由我国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延伸,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向中西部地区延伸的“两个转移”的历史机遇,强力实施东引西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是年8月,全省第四次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把对外开放提高到基本国策、强省之策、富民之策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战略高度,提出对外开放要实现几个重大转变:由第二产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全面开放转变;由引进外资为主向内、外资并重转变;由引进资金为主向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并重转变;由政府组织为主向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转变。
  回首2003年,值得我们铭记的有很多。
  由于受非典影响,上半年我省利用外资、外贸形势曾一度十分严峻。但在省委、省政府政策、措施推动下,下半年我省组团参加了厦门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深圳高交会,在香港成功举办了2003豫港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郑州举办了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均取得可观的实质性成果。“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全年外经贸工作不仅没有下滑,各项主要指标反创历史新高。
  出口强劲增长,出口商品结构趋于优化。2003年,我省加大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特色商品、农副产品的出口开发,仅小小一项假发制品,出口额就达1.99亿美元。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现高速增长。出口市场方面,对美国、欧盟、韩国、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连续增长,同时,非洲、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省的新兴出口市场,一些企业尝试到境外投资设厂,向“销地产”方向发展。
  外经贸体制进一步创新,非公有制企业成为我省出口队伍的主力。2003年,在我省从事出口业务的1023家企业中,有426家是非公有制经济,绝对数量和增长幅度都超过了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非公企业充分发挥机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强的优势,已成为我省外经贸领域最具活力的新生力量。
  回首2003年,我们可以从开放大潮中看到许多新的趋势、新的亮点。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需要在更广阔的领域配置资源。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围绕发展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发展服务业和农业等重点,以项目带动,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和成功率,使外经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根据这一思想,2003年我省以开放带动促进各项经济工作,唱出了新旋律。
  开放带动与国企改革相结合。我省一批规模大、资产质量高、成长性强的国有企业,通过与国内外大公司的并购重组,把产权改革和引进外来资金、技术、管理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在开放中培育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路子。
  开放带动与发展非公经济、县域经济相结合。我省不少地方把积极引进外来项目、资金作为做强做大县域经济的突破口。驻马店市通过积极推动东西合作,吸引了沿海大批非公企业前来投资办厂。
  开放带动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引进外资,我省不少地方和企业更新了理念,创新了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开放带动与城市化建设相结合。我省广泛吸收海外省外资金和社会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全省尤其是中原城市群的投资发展环境,力图使中原城市群成为全省对外开放和东引西进的主要平台,成为中西部最具活力的开放型经济区。
  春潮带雨晚来急,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大船已破浪起航。我们相信,只要全省上下内外融通,干事创业,共谋发展,我省必将成为外商内商竞相投资的热土,全省对外开放必将迎来新局面。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