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河南迈向世界的步伐铿锵有力
文章来源:河南工人日报    添加人:xj    添加时间:2004年1月7日 09:15
    据郑州海关统计,2003年1~11月河南对外贸易总额为4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43.8%。其中出口26.0亿美元,增长36.1%;进口15.6亿美元,增长58.7%,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0.4亿美元。“2003年,河南进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进出口总额超过45亿美元已成定局,总值及增幅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分析去年进出口特点和成因,郑州海关的业内人士甄观彤向记者感叹道,全年进口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主要贸易方式均强劲增长。2003年1~11月,一般贸易进口11.9亿美元,增长68.3%,占进口总值的比值是76.3%,是最主要的进口方式;加工贸易进口3.1亿美元,增长46.0%,其增幅略低于进口总值。一般贸易进口的强劲增长,带动了进口总值的增长,表明我省企业吸纳国外经济资源的能力大为增强。
  国有和集体企业进口需求旺盛,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需求强劲。国有企业进口8.9亿美元,增长40.5%,增势强劲,其进口占进口总值的57.0%,仍是河南省进口主体;集体企业进口2.0亿美元,是2002年同期的1.5倍;外商投资企业进口4.6亿美元,增长速度为71.1%,其增幅是所有贸易主体最高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年来河南省吸纳外资环境不断改善。
  进口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从具体商品看,我省进口的主要商品主要是可以进一步加工的初级产品。进口值居前5位的商品依次是黄大豆(2.2亿美元)、氧化铝(1.2亿美元)、铅矿砂(1.1亿美元)、铁矿砂(7000万美元)和羊皮(6000万美元)。进口初级产品1.86亿美元,占进口总值的33.4%。进口商品主要来自欧美日发达市场。进口商品来自欧盟市场的为3.0亿美元,占进口总值的19.2%;美国市场2.2亿美元,占14.1%;澳大利亚市场1.9亿美元,占12.2%;日本市场1.8亿美元,占11.5%。
  进口特别是一般贸易进口的高速增长,既带动了关税收入增长(去年前11个月海关税收超过13亿元,提前半年完成国家税收计划,创历史新高),同时也支持了国内经济建设,提高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工艺水平,从而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有利于进一步启动和扩大内需。
大项目的建成拉动了进口增长
  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的进一步发挥是进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去年以来,国家为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实施积极宏观经济政策,增大基础项目和基础产业的投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一批大项目陆续启动并建成,带动了机械设备和原辅材料的进口。大型国有企业进口高速增长,其中河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进口1.26亿美元,增长56.6%;河南安阳彩色显像管玻壳有限公司进口1.13亿美元,增长7.3倍;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进口5474万美元,增长86.3%;河南豫光金铅股份公司进口4818万美元,增长5.1倍。
  国际市场部分商品价格上升较快。一方面,亚洲、拉美和东欧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开始走出低迷态势,投资和消费趋于活跃,商品价格开始回升;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并创下12年新高,带动了相关产品价格的上升。据统计,我省进口的主要商品包括大豆、化工原料等100种商品价格比2002年同期上升了13.4个百分点。进口价格上扬影响了进口值的增长。
  对走私保持严厉打击态势。近3年来,海关、外贸、税务和银行等部门联手对走私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加强查验、归类、审价和核销等方面的工作,打击走私取得明显成效,一方面促进了一般贸易进口,同时也促使国内市场价格回升和内需升温,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进口需求。
    三类商品出口占据半壁江山
  工业制品出口远快于初级产品出口。初级产品出口3.4亿美元,增长33.7%;工业制品出口22.6亿美元,增长87.0%,不仅高于出口总值增幅50.9个百分点,也高于初级产品出口增幅74.0个百分点。表明我省出口商品结构大为升级,出口质量明显改善。
  大类商品出口态势良好。去年1~11月,我省工业制品实现出口总值22.6亿美元,增长36.5%,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87%,所占比重与2002年同期基本持平。工业制品中,纺织品出口突破5亿美元大关,达5.3亿美元,较2002年同期净增1.3亿美元,增幅为32.4%,创历史新高,占全省同期出口总值的1/5;机电产品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实现出口4.3亿美元,增长39.4%,其中玻壳出口1.3亿美元,增长14.2%;有色金属出口突飞猛进,实现4.3亿美元创汇额,增幅达59.1%,高出全省出口增速23个百分点。这3类商品出口占据我省工业制品出口的半壁江山。
    解读河南出口高速增长原因
  国际经济环境好转,利于我省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如东南亚、韩国、俄罗斯等地居民消费及购买力水平有所恢复和增长,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有所增强,刺激了我省相关产品的出口。如出口到日本和俄罗斯的羊剪绒制品成交价格上涨了30%;对主要贸易伙伴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等,也都表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
  部分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继续向好,出口竞争力有所增强。从去年第四季度到现在,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形势的好转,部分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开始走出低谷并表现出较强的出口能力。去年1~11月,我省出口第一大户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出口增长62.0%,神马集团出口增长85.1%。作为国民经济中流砥柱的国有企业出口的高速增长支撑了我省出口总值的增长。同时,部分企业屈于职工下岗、内销困难、资金回收等方面压力,不惜压低出口报价,也对出口增长有一定“挤出”效应。
  部分主导产品出口较好。一是发制品。许昌作为我国发制品制造和流通的主要集散地,近年来当地政府给予多方面扶持,狠抓了产品档次的提高,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去年1~11月我省发制品出口1.8亿美元,增长33.3%,对出口总值增长贡献较大。二是铅锭和玻壳。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当地水电和人力资源,用足国家政策,开展加工贸易,铅锭出口形成规模。安阳彩色显像管玻壳有限公司作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生产基地,注重技术改造,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出口势头好。三是机电产品。机电产品附加值较高,我省有一定工业基础,机电产品生产门类也较为齐全,目前机电产品的国内收购价格相对较低,国内外价差较大,加上其出口退税率较高,企业有出口积极性,去年1~11月我省机电产品出口4.3亿美元,增长39.4%,对出口总值的贡献率提高了5.7个百分点。
  展望2004年,这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我省对外贸易发展既存在机遇,也面临复杂多变的挑战。如果内外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进出口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