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郑州GDP突破千亿大关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
文章来源: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人:xj    添加时间:2004年1月20日 10:05
    郑州国内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1月15日,郑州市市长王文超对外宣布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据了解,郑州市是全国省会城市中第12个GDP超千亿的城市,这充分标志着其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据初步测算,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郑州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60亿元,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72.5亿元,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9亿元,增长2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2亿元,增长4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0元,增长10.7%;农民人均收入3648元,增长8%。其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匀达近年来最高水平。郑州不仅成功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更通过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发展上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近年来,郑州市保持着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但郑州市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郑州与先进城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工业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在2003年他们针对性地确定了“拉长工业短腿,加大投资力度”的主要工作思路,制定了“两个新增160亿的目标”,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分别在上一年的682亿元、340亿元的基础上各新增160亿元。为此,他们在抓重点企业、服务帮扶、增产促销售、培育新的增长点等主要方面采取8项得力措施,成立了综合协调机构,把新增工业销售收入目标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产品。在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上,他们坚持大中小项目一齐抓,经济、城镇、社会事业项目一齐抓,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一齐抓,内资外资一齐抓,千方百计拓宽投融资渠道,扩大投资规模。目前,投资48亿元的豫联工业园、投资26亿元的国际会展中心等38个重点项目正在加紧施工,成立的郑州市建设投资总公司等5家投资公司和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扩大投融资的新格局。“两个新增160亿”目标顺利完成,给郑州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撑。
    郑州市在建立招商引资领导和激励机制、优化环境、鼓励外商投资,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2003年形成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热潮。预计全年进出口总值13.7亿美元,增长31.4%;新增外商投资企业95家,增长42%;实际利用外资1.4亿元,增长52.9%。招商引资质量提高,大项目增多,目前已有1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郑州投资。通过“东引西进”战略的顺利实施,引进了天津家世界、浙江绿城等一批东部地区项目。而宇通公司购并重庆、兰州客车厂,金星啤酒到贵州、山西等地投资建厂。郑东新区已引进102个项目,开工建设32个。成功举办的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合同引进外资4.19亿美元,内资62.5亿元人民币。
    强力推进国企改革、放手发展非公经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扎实有力的措施,全市上下的努力,使郑州市的经济发展跃上了新台阶。郑州市委书记李克向记者表示,一定要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使郑州的经济社会不断进步。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