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玉在全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提出 强基础抓优势铸造支柱产业
文章来源: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人:xj 添加时间:2005年8月25日 08:19
“十一五”期间河南将重点发展哪些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的路子怎么走?8月24日,省长李成玉主持召开全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座谈会。李成玉说,要认真谋划“十一五”我省工业的发展方向,立足自身基础和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重点突破,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培育成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这次会议别开生面,我省69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与会,汇集了全省这一行业的主要力量。国家汽车行业协会专家和国内部分知名汽车生产企业负责同志应邀与会。政府领导与企业家同堂探讨,国企与民企互动交流,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加快河南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会议还组织了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展示,既检阅了近年发展成果,也为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提供了商机。
工业,实现中原崛起的强劲动力
“河南与全国先进地区比,差距主要在工业;河南要加快发展,必须下大功夫抓工业。”李成玉说。
“十六大以来,我省加快推进工业化,在激发企业活力,提升工业竞争力上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李成玉指出,近年来,我省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实现利润增幅均位居全国前列,这得益于我们坚定不移地深化国企改革,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得益于我们强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扭住百户重点企业规划项目不放松。实践证明,只要路子对头,方法得当,农业大省同样可以加快工业发展,可以走出自己的工业化路子。
李成玉说,今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召开了煤化工、铝工业座谈会,近期还将召开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座谈会。像这样专题研究一个产业的发展,目的在于摸清情况,理清思路,为河南在“十一五”期间培育支柱产业夯实基础。
为何要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为何我们要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研究?”李成玉向与会者提出这一设问。
“因为汽车工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资金密集的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更重要的是,河南具有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基础和优势,我们一定要增强发展的信心,选准发展的方向。”李成玉鼓励大家。
李成玉一一点评了我省主要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的优势和特点,尤其对近两年快速发展的经验作了详细的总结。他指出,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在谋划发展战略时,一定要立足自身的基础和优势,绝不可人云亦云,盲目跟进。
李成玉说,目前,在汽车生产上,虽然我省处于劣势地位,但在客车、专用车和汽车零部件上具有较强的实力和优势,尤其是零部件业投资少、劳动密集,符合我省省情,发展潜力很大。风神轮胎、中原内配、天元铝业的发展实践证明,汽车零部件业大有作为,可以做成大产业。因此,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我们既要看到差距,又要树立信心。客车、专用车要巩固竞争优势,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汽车零部件要提高技术层次和精密加工水平,努力进入国内知名整车厂家和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在座的‘小老板’可不要自卑”,李成玉幽默地对零部件企业负责人说,“只要做好专业化分工,‘大老板’们也会离不开你!”
强化自主创新 实施重点突破
李成玉指出,发展汽车工业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当前要在重点发展客车、专用车、重载卡车、低速农用车等整车的同时,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比较优势突出的汽车零部件精密加工产品,推进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套,提高总成能力。
“要切实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李成玉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是我省许多企业的‘软肋’,不少企业研发投入少得可怜,一定要扭转这种状况,加大研发投入。”
李成玉强调,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扶持,制定规划和产业政策要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倾斜。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支持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走基地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增强企业的集群效应和规模竞争力。要帮助企业打通出口渠道,让河南汽车及零部件更多地走向世界。
副省长史济春出席会议并作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