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两岸经贸论坛闭幕,通过《共同建议》,陈云林通报15项惠台政策 大陆正式承认台湾高等学历
文章来源:河南商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4月17日 09:06
    15日下午,两岸经贸论坛举行闭幕式。闭幕式通过《两岸经贸论坛共同建议》,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受权宣布和通报了大陆方面将进一步采取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包括即日起承认台湾高等学历,《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16日公布等。
  《共同建议》提出构建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据新华社电在两岸经贸论坛闭幕式上通过的《共同建议》呼吁,透过两党沟通平台所建立的机制,将大会结论运用各种管道积极研商付诸实施的办法,同时将建议转达两岸有关方面并获得支持。
  《共同建议》提出,积极推动两岸直接通航;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关系发展;共同探讨构建稳定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等。
  要点
  积极推动两岸直航
  ●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和期望。
  ●积极推动两岸直接通航。继续扩大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海上客货运直航的功能与范围,推动福建沿海与澎湖的直航及两岸贸易货物经金门、马祖、澎湖的中转。
  ●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呼吁台湾方面同意农产品采用直航方式经高雄等港口销往大陆,以争取时效,减少损耗。
  ●加强两岸金融交流,促进两岸经贸发展。呼吁台湾方面尽快同意大陆金融机构在台湾设立代表处。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台湾其他服务业进入大陆市场。
  ●积极推动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关系发展。
  ●共同探讨构建稳定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15新政惠及台湾同胞
  新增柠檬等4种水果准入
  措施:新增柳橙、柠檬、火龙果和哈密瓜4种水果准入。
  解读:“国政研究基金会”科技经济组政策委员陈武雄说,今年台湾柳橙常常生产过剩,价格跌得比较厉害,大陆在这个方面的政策,有利于稳定台湾水果价格。
  11类台湾蔬菜享零关税
  措施:开放甘蓝、花椰菜、丝瓜、青江菜、小白菜、苦瓜、洋葱、胡萝卜、莴苣、芋头、山葵等11种台湾蔬菜品种检验检疫准入,并实行零关税。
  解读:陈武雄说,这对台湾中南部农民帮助很大,去年甘蓝、洋葱生产过程,价格很低。政府甚至鼓励农民在地里销毁当做绿肥,这也是不得已的,如果能销售到大陆来,能使农民收入有很大的增加。8种台湾水产享零关税
  措施:对台湾籍渔船打捞的部分远洋、近海水产品和在台湾地区养殖的部分水产品进口,实行零关税措施,具体品种为鲳鱼、鲭鱼、带鱼、比目鱼、鲱鱼、鲈鱼、虾和贻贝等8种。
  设两个台湾农民创业园
  措施:新批准在广东佛山市和湛江市、广西玉林市设立两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农业部、国务院台办批准在福建省漳浦县、山东省栖霞市设立两个台湾农民创业园。
  解读:陈武雄说,台湾在农业生产技术和质量上会比大陆更好一些,大陆也希望能引进台湾的先进技术。由于台湾农地比较少,大陆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和农业合作试验区,可以让台湾农民扩大规模,创一番事业。
  采购农产品将组团赴台
  措施:适时组织由有实力的农产品供销企业和行业组织组成的台湾农产品采购团赴台采购。
  解读:陈武雄说,因为台湾市场毕竟很小,很容易过剩,但大陆市场比较大,大陆到台湾采购对其他水果和蔬菜来源影响不大,但对台湾农民帮助很大。
  厦门建台水果集散中心
  措施:福建省厦门市建立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对入驻集散中心的进口台湾水果经销商,给予免交保鲜冷库储存使用费以及经销场地免一年租金的优惠。
  解读:陈武雄说,这其实就等于台湾水果在大陆有了一个专卖区,有利于树立台湾水果品牌,提高其竞争力。台农产品免部分过桥费
  措施:为降低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的运输成本,交通部决定,开放台湾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台湾农产品在大陆运输,享受部分地区过路、过桥费减免的优惠政策。
  大陆认可台湾高等学历
  措施:教育部自即日起,正式认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的台湾高等学校学历。
  解读:郑州市台协会长王任生说,由于台湾经济形势不好,台湾学生很难寻找工作机会,现在大陆承认台湾高等教育学历,对年轻人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到大陆来发展的机会。大陆赴台游推配额管理
  措施:《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于4月16日公布。
  解读:中国国民党民意代表朱凤芝说自己一直在参与两岸观光问题的协商。她主张以包机的“澳门模式”来协商大陆人士赴台旅游问题,就是由民间对民间的名义来进行。台湾当局就没有理由再拒绝。她认为大陆的表态是积极地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的。
  她还表示,会通过立法机构迫使台湾当局废除对大陆人士赴台进行分类的规定。另外,朱凤芝还说,由于大陆将对居民赴台旅游实行配额管理,这也将使台湾当局所说的大陆人太多,到台后不好管理的说法没有了借口。
  沈阳大连为新签注点
  措施:增设沈阳、大连、成都三个台胞口岸签注点,并将根据各地的实际需要,继续增加新的口岸签注点。
  解读:中国国民党民意代表朱凤芝说,现在增加三个口岸签注点,并承诺将继续增加新的口岸签注点,这也将给大陆台商带来方便。
  她表示,现在台商遍及整个中国大陆,每年还有410万台湾人到大陆来,需要新增一些口岸签注点方便他们办理签注手续。
  台胞可当大陆报关员
  措施:海关总署决定,开放台湾同胞参加报关员考试,成绩合格者在报名地海关即可申报报关员资格证书。海关总署将制定并公布具体报名办法,以利台湾同胞报名考试。
  解读:中国国民党民意代表雷倩说,现在大陆的崛起是大势所趋,这样的措施可以说搭乘大陆崛起快车的不仅仅是大企业,一般的年轻人和普通人都可以从大陆崛起中找到机会。
  医院“一条龙”服务台胞
  措施:卫生部决定,继续在台胞较集中的广东、福建、江苏、上海等地医院指定相对固定的诊区,为台湾同胞提供医疗服务。有条件的地方,挑选一些资质好的医院,如心血管、脑神经、口腔医院等,设立专门门诊部,接待台湾同胞。
  解读:朱凤芝说,台商在大陆工作,一定会生病,但由于就医环境和设备的原因,有些台商在大陆看病不是很习惯,现在能为台商制定相对固定的诊区,还可以由台湾医师来接诊,这非常好。台胞医疗报销更便利
  措施:为有利于两岸医疗卫生交流合作、方便台湾同胞在大陆就医,将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就医后回台湾报销医疗费用提供便利。大陆医院在按大陆有关规定书写和保存医疗文书的同时,据实给就诊的台湾同胞提供一份符合回台湾核退费用要求的医疗文书。
  解读:北京台资企业协会会长谢坤宗说,台湾医师只要在大陆获得相关认证,就可以临时在这里领取行医证,在大陆行医,从医疗体系上看,为方便台商拿回台湾报销,大陆医院还会给台商提供一份医疗文书,可以拿回台湾核对费用,方便报销医疗费用,也解决了台商在大陆看病的问题。医院台股份可占70%
  措施:继续欢迎和鼓励台湾医疗机构与大陆合资合作兴办医院。台湾投资者最高股权可占70%,合作期限暂定20年,合作期满可申请延长。
  解读:北京台商协会会长谢坤宗说,如果能够以台湾医院的标准跟大陆的医院交流,大陆居民,也包括大陆台商可以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国国民党民意代表朱凤芝还说,现在台湾投资者最多可以占70%的股权,20年期满之后还可申请延长,这样台商就有较大自主权和主动权。台胞可大陆短期行医
  措施:卫生部决定,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台湾同胞在大陆申请执业注册和短期行医。台湾地区医师申请来大陆短期行医,在履行相关手续后,可在大陆从事为期1年职业活动,期满后可申请延长。
  解读:北京市台商协会会长谢坤宗说,其实现在也有很多台湾学生在大陆医学院就读,如果现在台湾医师也可申请参加资格考试,也可到大陆来领取行医证,我想应该会有很多台湾医生到大陆来行医。
  (综合新华社、《新京报》报道)
  [最新消息]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管理办法》出台
  赴台游实行配额管理
  据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于16日联合发布了《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该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办法规定,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由指定的大陆旅行社作为组团社组织,以旅游团形式整团往返。组团社由国家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从已批准的特许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范围内指定。台湾地区接待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旅行社也就是接待社,须经大陆有关部门会同国家旅游局确认。
  该办法还规定,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实行配额管理,配额由国家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确认后,下达给组团社。组团社在开展组织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业务前,须与接待社签订合同、建立合作关系。组团社须为每个旅游团队选派领队,领队要经过专门的培训、考核,并申领赴台旅游领队证。大陆居民须持有效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及旅游签注赴台旅游。
  [声音]
  两岸人士呼吁尽快实现直航
  直航可节省运输成本310亿新台币
  据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两岸经贸论坛议题研讨与会专家、业者在此间呼吁,台湾当局应顺应民意,尽快实现两岸直航,全面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消除对两岸金融交流的不合理限制。
  台湾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林祖嘉指出,在不能直航的情况下,两岸商品与人员往来所必须支付的“不效率代价”是惊人的。若实现两岸海空直航,每年所节省的运输成本将超过310亿元新台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由于台湾当局的不合理限制,两岸金融交流极不对称,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台湾丧失了潜在的合作发展机会。
  他说,在两岸都面临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积极推动金融合作更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战略性选择。
  
  2005年8月,首批零关税台湾水果在京开始销售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