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便面行业大鳄“康师傅”将登陆中原
文章来源: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人:xj 添加时间:2005年6月10日 09:58
在方便面生产行业中有个广为人知的说法:世界面制品在中国,中国面制品在河南。这不仅因为河南是全国的面粉生产基地、人力资源成本在全国相对较低,更是因为河南有着太为深厚的市场容量和极为便利的交通优势。是这些成就了河南的方便面生产企业占全国32%的市场,从而也成为中国方便面行业的领头羊“康师傅”选择河南的原因。而随着这只面业大鳄的抢滩登陆,河南方便面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形势所迫抢滩中原
从进入市场的那一天起,康师傅的主打就是高端市场。90年代初,康师傅以碗面的形式颠覆了传统的袋装方便面,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利润和市场,迅速成长为中国方便面行业的领头羊,并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自己高档、好吃的品牌形象。
近些年来,虽然不断有企业欲挑战康师傅的“霸主”地位,但由于资金、品牌等资源占有的不足,始终难以撼动康师傅的龙头地位。直到去年4月,中国本土企业——华龙面业,引入方便面巨头日本日清集团15.5亿元的战略资金后,垄断中低端70%~80%市场份额的华龙开始发力高端,推出售价高达9.8元的今麦郎VIP和另一款高端产品骨汤弹面。华龙日清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革新表示:华龙日清的骨汤面在央视已砸进近千万元的广告费,目的就是要树立品牌优势,与竞争对手在高端市场上兵刃相见。
在山雨欲来的形势逼迫下,一贯主攻市场高端的“康师傅”避开竞争对手锋芒,开始了战略转型,提出要冲击全国“一元平价面”,发力二、三级城市。在这样的战略意图下,“康师傅”相中了在全国拥有农村市场优势的河南‘白象’,于去年7月份向‘白象’频送秋波,“康白之恋”就此拉开帷幕,也引起了业界的格外关注。
人算不如天算!变幻莫测的市场形势令“康师傅”遭遇了重重阻击,去年年底与河北中旺集团的联姻宣告破裂,与河南白象的密恋也无果而终。更令“康师傅”难受的是,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统一方便面,去年年底也已明确表态,今年要针对二级以下城市通路精耕,并将加强各生产基地对于县级以下城市开发数量的目标管理。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高、低端市场都出现强劲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现在的“康师傅”手中仅有“福满多”这么一张好牌,要靠这一张牌打赢全国,显然捉襟见肘。由此可见,“康师傅”占西北、圈河南的动机也就非常明显了。
康师傅何以情系中原
4月8日下午,“康师傅”与郑州市二七区政府已在“豫港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订投资合同,将在郑州马寨工业苑区建设全方位的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占地面积达200亩,投资金额高达4500万美元。
该生产加工基地包括康师傅方便面整条生产链,即至少要建5个厂,分别进行面块、酱包、蔬菜加工以及纸箱和饮料等产品生产。从“康师傅”在全国市场的布局来看,这种如此阔绰的高投资还很少见。
资本总是逐利而行,见利而动。“康师傅”对河南情有独钟的背后当然更多地是来自于利益驱动。在河南省食品工业副主任吴祖兴看来,河南地处中原,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具有承东启西、辐射全国的重要区位条件,发展食品工业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势。
谈及“康师傅”来豫投资的消息,天方、斯美特、南街村等河南知名企业均不愿发表看法。作为河南方便面业的旗帜,“白象”的有关人士称,要以更为宽容的心态接受每个来河南投资的同业对手。
河南企业虽能接纳竞争对手,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河南的方便面企业在全国也赫赫有名,但整体状况是在市场的中低端徘徊不前。
“早在河南方便面企业诞生之初,方便面的中高档市场大多已被康师傅、统一等外资品牌所占据,所以河南方便面企业的产品多为低档产品,市场定位指向广大农村,致使产品附加值寥寥。”河南正龙食品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据相关人士测算,目前,河南方便面的克销售收入不到8厘,而康师傅、统一、华龙等品牌的克销售收入则在1~2分,差距是明显的。
2004年,方便面的主要原料面粉、棕榈油价格纷纷涨价,最高涨幅达30%,而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的包装材料更曾涨价50%。此外,占总成本5%~8%的运输物流成本也迅速上浮。在此情形下,“强龙”‘康师傅’的到来的确令众多的河南地头蛇们有雪上加霜之感。
但河南食品行业协会陈振杰主任认为,河南方便面生产企业在河南市场占有80%以上的市场份额,“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河南方便面在河南的地位不可撼动。”
陈振杰认为,强敌当前,河南方便面企业应通过对市场的分析与把握,从地域上找到自己主力控制的战略性区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企业就没有进一步操作的空间。其次,在区域市场达到一定规模后,必须在产品档次上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用战略性产品支撑战略性区域。
行业洗牌促规模化发展
对于目前河南方便面行业的现状,业内人士都认为,来自康师傅等资本的力量将推动方便面行业的重新洗牌。目前河南的上百家方便面企业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技术、管理、资金、物流相对成熟,行业规模化发展已露端倪,不同方式的战略组合必将加速整个方便面行业的发展。
在河南食品行业协会,记者了解到,河南的方便面产业发展了20余年,有两大成功,一是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领域;二是传统食品工业化的成功。而存在的产品趋同化、研发与管理水平低两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有资料显示:一个康师傅,仅调味料一项,2003年就消化5000吨牛肉,3000吨辣椒;仅葱、蒜两个小产品,就需10000亩土地及上万名农民投入田间,有近98万农村劳动力加入“康师傅”方便面加工的“链条”中。而这一切,都是在政府基本没有投入的条件下依靠行业发展实现的。在这样巨大的“乘数”效应下,康师傅到中原的任何地方投资自然都会受到当地的欢迎。
康师傅4500万美元的投资无疑像一枚巨大的棋子,此子落下,足以使河南方便面棋盘震颤良久。其实,这样的震颤近年来发生多次,河南的方便面业多少已经适应,因而也少有了最初时的眩晕。2002年,河北华龙集团投资许昌,成立许昌分公司;2003年,统一企业布点中原,旗插新郑港区。2004年6月19日,河北中旺集团独立投资的漯河面业项目奠基仪式隆重举行。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6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日产2000吨小麦精粉生产线和年产22亿包方便面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年实现销售收入预计可达30亿元。 但河南的方便面企业在一次次的震荡中稳住了阵脚,并不断地发展壮大。
南街村集团方便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市场经济的海洋里,不只是有大鱼,还有小鱼和虾。河南方便面企业经过多年的拼杀,基本形成了自己稳定的市场和固定的消费群体,有些也早已走出了河南,所以并不畏惧外来资本的竞争,正好相反,河南方便面企业欢迎竞争,来的是朋友,不是冤家,通过相互竞争,促进了管理,提高了质量,应该是件好事。只要不是搞无序的价格竞争。
此外,王继春还认为,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来看,外来投资更是一件大好事。当然,外来资本如果能融入河南,则更可以壮大河南方便面板块的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