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五大基地拉动县域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人:xj 添加时间:2005年8月11日 09:17
走进以“农业大县”著称的浚县,你会感到特色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运往全国各地的石雕石材、工艺制镜、花生红枣等特色产品的车辆川流不息。石雕石材、工艺制镜、农产品批发、农业高科技园区、工业集中区五大基地对浚县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彰显,一个农业大县的崛起之路越走越宽广。
突破传统农业瓶颈,强力打造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作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县里近几年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建起了15万亩农业高效园区,12个特色农产品基地通过省级认证,成功注册了24个特色农产品商标。其中,新镇镇无公害韭菜基地面积达到2.1万亩,钜桥镇高效园区面积达到6500亩,最高亩收入达1万多元。以高效农业为主的高科技农业基地,每年可为浚县农民带来6亿多元的收入。
树立市场观念,建立豫北最大的花生红枣批发基地。围绕“全国名镇”的特有优势和花生、红枣大面积种植的优势,浚县以善堂镇为中心建起了豫北最大的花生、红枣批发基地。先后投入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加强市场监管,打造诚信品牌。市场内拥有门店280家,花生、红枣日成交额300万元,产品销往20多个省市并出口国外,年交易额2亿元。
发挥资源优势,兴建文化产业基地。浚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石雕、石刻、石材业一直是这个县的传统产业。县委、县政府致力于提高产品产业升级换代,在屯子镇规划并筹建了占地200多亩的石雕产业园区。石雕产品有30多类100多个品种,石料建材业也达300多家,石雕、石刻、石材年产值达2亿元。仅此一项,可给从事这项产业的农民每年带来6000多万元的收入。
扶持新兴产业,建立工艺制镜业基地。浚县小河镇的工艺制镜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近几年,县乡强力扶持,优先解决用地,使之成为目前我省最大的工艺制镜基地。每天13000多块高、中、低档工艺镜销往全国各地,制镜厂发展到103家,销镜车量1300多辆。从而使16个村近3万农民靠制镜发家致富,产值超过2亿元。前同山、后同山两个村靠制镜人均收入达6000元。
向工业强县迈进,打造特色工业基地。为推进工业兴县,去年,浚县钜桥工业集中区和黎阳工业集中区同时开工建设,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精心打造特色工业基地。对于落户工业集中区的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挂牌保护,在土地、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给予优惠。目前,两个工业集中区及全县在建工业项目达103个,上半年引进资金5.2亿元,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迈进的步伐日益加快。
借助五个特色基地的带动和带来的发展机遇,浚县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将达到50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3302元,增长8%;财政收入将突破亿元,增长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