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周口民企成就大产业新上非公有制项目413个
文章来源: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人:xj    添加时间:2005年5月23日 09:08
    金丝猴糖果、辅仁医药、邦杰食品、宋河粮液、赛潮皮鞋、龙凤皮革……如果告诉你,这一大批闻名省内外的名牌产品都出自豫东农区周口的非公有制企业,你会不会有些吃惊? 

    近年来,周口市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委、市政府“超常规、跨越式、低门槛、非均衡”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发展的成效令人眼前为之一亮。 

    周口市中小企业局提供的数字:2004年,周口市非公企业实体达到11.78万个,共完成产品增加值260亿元,占全市GDP的48%;实交税金8.48亿元,增长41.74%。非公企业新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67934人,从业人员达到81.08万人。 

    周口市的“实招”之一,是营造非公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2003年以来,周口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16个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文件,把“门槛”降到最低。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行政服务中心和服务大厅制度,并向乡镇延伸。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导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及时了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增强了决策的针对性、预见性和科学性。对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和派驻特派员制度。 

    非公经济要发展,资金往往是瓶颈。周口市由市财政投资3000万元,组建了市中小企业信用协会,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以担保业务为杠杆,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评估、财务顾问等配套中介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化解“贷款难”。 

    在宽松的政策激励下,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开发优势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体系。现在,该市鹿邑县已形成皮革、粮油、医药等八大特色产业,项城市造就了农机配件、服装、皮革、制鞋四大板块,郸城县拥有医药、化工、纺织等多个产业,沈丘县则在糖果、筛网、劳保用品等生产上形成了较大的规模。 

    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众多“民”字号“大个头”企业。目前,以河南鞋城皮革集团、中国金丝猴集团、河南辅仁集团、益海粮油公司、河南天工木业公司等为龙头的民营企业,不仅自身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拉长,也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仅周口市22家非公有制医药企业,通过和农户签订种植订单,就使全市中草药种植面积扩大到30万亩,农民亩均增收3000多元。 

    “近来,周口市新上非公有制项目413个,总投资超过66亿元。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新增利税33.24亿元。”周口市中小企业局负责人兴奋地说。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