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订单输出劳务经济上水平
文章来源: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人:xj 添加时间:2005年7月8日 08:28
这几天,新蔡县关津乡谢湾村农妇谢凤英感到特别舒心:自己还在县劳动就业中心接受电动缝纫机操作培训,县劳动部门就与广东一家制衣厂签订了劳务合同,帮她和100多名姐妹找到了月工资不低于1000元的工作。
像谢凤英一样,目前新蔡县有20万农民工实现了“订单式”劳务输出,约占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70%。
县委书记李宝清说:“实施订单式劳务输出,就是为了改变以往农民工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并通过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增加他们的务工收入,进而提升全县劳务经济的整体水平。”
完善的服务网络为订单式劳务输出提供了快捷的通道。县有农民工职业介绍中心,乡设劳务输出服务所,村里则有劳务联络点。而在外出就业人员相对集中地,20多个劳务输出服务机构一刻不停地收集整理劳务信息,县里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归类,并派人实地考察,做到“用工安全无保障的不输送,企业信誉低的不输送”。近两年,该县先后与北京、广东、浙江、山东等地500多家信誉好、用工多的企业建立了比较固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定向培训、输送技术工45000多人,持职业资格证上岗人员达到2.6万人。
该县以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为依托,筛选出35家农民工定点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担负起对农民工的培训任务。这些机构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常年办班,其中裁剪缝纫、电子装配、建筑安装等专业技能培训最受欢迎。
经过培训并成功输送到上海的8000多名新蔡缝纫工,以娴熟的技术和勤奋的劳动赢得了尊重。而在北京,近两年有万名新蔡建筑工先后参与了天安门广场改造、北京华府大厦建设等10多项大工程。
县人事劳动局局长赵建平说:“通过努力,我们先后培育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建筑工输出基地,以上海、浙江为中心的缝纫工输出基地,以广东、福建为中心的电子玩具工输出基地,以新疆为中心的采棉工输出基地及以东南亚为中心的海外渔工输出基地。”
据统计,去年该县劳务总收入为7.6亿元,来自这几大基地的收入占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