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豫光:五次技改铸造“铅锌航母”
文章来源: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人:xj    添加时间:2005年1月21日 08:27
    巍巍青山之下,熊熊火焰在高炉中升腾——2004年12月29日,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电锌工程焙烧炉成功点火试车,河南人铸就的“铅锌航母”扬帆起航了。
  “这是我们第五次进行大规模技改。”公司董事长杨安国把豫光看作孩子:“它长高了,从电解铅年产不足2000吨长成了年产20万吨的‘大个子’;它长壮了,从原始的冶炼作坊长成了现代化的‘铅锌航母’——技改,带给豫光最充沛的营养!”
五次技改铸就“铅锌航母”
  像采掘矿石、提炼黄金一样,豫光从发展中“采掘提炼”出这样的“黄金定律”:抓技改,上项目,规模扩张、滚动发展。
  在国内铅冶炼行业,豫光是公认的技术“先行官”。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豫光一次次技改,紧跟国际“潮流”。
  向工艺要质量,豫光的“成色”越来越足,主导产品“豫光”牌电解铅的品位达99.998%,排名全国第一。
  去年年初,豫光年产6万吨电解铅扩建工程竣工,电解铅产能一下子超过韩国温山冶炼厂,跃居亚洲第一。
  如今,10万吨电锌工程作为“铅锌航母”的重要“部件”,以8.6亿元总投资,创下豫光扩建项目的规模之最。
  “这项工程可以充分发挥铅锌互补的冶炼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杨安国勾勒出美好的“锌”前景:“豫光的铅锌生产能力将达到30万吨,新增产值12亿元,利税2亿元。”
两头在外成就创汇“榜眼”
  近年来,国内电解铅市场逐渐饱和,但铅精矿的供应却日趋紧张。豫光大胆出击,“两头在外”发展加工贸易:原材料由国外购进,制成品向国外出口。
  “我们领取了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公司副总经理李继红介绍说,利用电解铅和白银双双在伦敦贵金属交易所注册的契机,豫光先后开辟了美国、日本、瑞士、英国、南非等新市场,并建立了以香港为中心,辐射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销售网络。
  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上,豫光发挥其境外期货交易权限,对有色金属行情24小时盯盘,确保以最优价成交。去年,豫光出口铅锭10万吨,白银349吨,创汇1.69亿美元,成为全省出口创汇的“榜眼”。
一个“舞台”尽展企业活力
  在扩大规模、扩张市场的同时,豫光还搭建了一个现代企业制度的广阔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科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豫光拥有比较完善的研发体系,2002年建立的博士后工作站,致力于有色金属冶炼的最前沿技术。豫光与中科院联合开发的纳米级氧化锌,在国际业界激起了波澜。
  在这个舞台上,演唱着一出“管理”的好戏。去年是豫光的“企业管理年”,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全面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当年2月,实现了采购、库存、销售与财务管理的无缝对接;5月,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同步处理与全面集成;10月,通过虚拟专用网联结所有子公司、分公司,豫光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产销两旺,生意兴隆。
  2004年,豫光的现价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完成27.6亿元、27.2亿元和2.5亿元,比上年增长74.2%、74.6%和48%——豫光交出了一份闪闪发光的年报。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