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让农民群众切实得到更多实惠”——李成玉与农民促膝谈心话“直补”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4月18日 09:55
    四月的阳光下,农家小院里,围绕着今年我省对农民实施的七项补贴,省长与农民群众倾情谈心,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对话。
  这一幕,发生在4月17日下午,省长李成玉在武陟县调研过程中。
  当前,正值各地对种粮农民直补和综合直补进行公示和兑现落实方案的“节骨眼”上。这项工作落实得怎么样?农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这是李成玉非常牵挂的问题。
  今年,中央和我省共安排7项对种粮农民补贴资金,总额30.45亿元,比上年增加14.7亿元。其中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25.65亿元,目前资金已经拨付到县;小麦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等资金也将陆续下达。
  “希望大家理解中央政策,用辛勤的双手建设新农村”
  武陟县嘉应观乡北贾村村委会的小院,几十位父老乡亲早早聚集在这里。“省长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乡亲们争相迎出来,把刚刚下车的李成玉簇拥在中间,掌声,一阵又一阵,是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声音。
  李成玉微笑着向乡亲们致意,并仔细察看院门口黑板报上种粮直补和综合直补的公示栏。看到补贴方案已细化到各户,每亩地补多少一目了然,他微微点点头。
  “老乡,你贵姓啊?”李成玉伸手握住一位老汉的手。
  “俺姓冯。”冯长喜老汉紧紧握住李成玉的手,略微的局促被省长开朗、和蔼的笑容融化了。
  “今年的直补方案都知道了吗?你家能补多少钱?”
  “知道了,村里张榜公示,家家都发了宣传材料,我们一清二楚。”老冯说,“去年一亩地补助16.21元,今年涨到20元,加上其他补贴,俺家3亩多地,能得100多元呢!”
  “还有综合补贴呢,知道包括什么内容吗?”李成玉有意“考考”老冯。
  “知道,包括柴油、化肥等生产资料补贴。哎呀,补贴越来越多,政府想得真周到呀!”老冯的话,把李成玉和大家都引得大笑起来。
  院里已摆上了小木桌、小板凳。“大家坐,大家坐。”李成玉招呼乡亲们,大家围绕着省长和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团团坐下。
  “大家都忙,耽误你们劳动了。”李成玉和群众拉起家常。“今年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政策又做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种粮直补的数额,还增加了综合直补等补贴项目。”李成玉扳着手指,如数家珍地向乡亲们介绍,“这些都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加强‘三农’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种粮农民收入比较低的问题而出台的惠农政策。虽然落实到一家一户也许就是几百元,但体现了中央对种粮农民的关怀,体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思路。”
  “大家都知道,中央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李成玉亲切地看着乡亲们,“建设新农村,最核心的还是发展生产力。今后,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村的投入还要逐步增加。除了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扩大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农村公路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还要加快,对农村中小学生的‘两免一补’和学校公用经费也要进一步增加,还要在全省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在解决城乡差别问题上已经向前迈了一大步。有条件的地方还要积极探索走城乡一体化的路子,城里人能享受的,要让农民不出家门也能享受!希望大家都能理解、支持党和政府的政策,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财富,去建设新农村!”
  小院里,又一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以农民满意为最高标准,把补贴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对种粮农民补贴,好事如何办好?李成玉又对各级干部谆谆嘱咐。他说,实施对农民七项补贴政策,对于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各项补贴政策已经明确,关键是狠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农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要把落实七项补贴摆在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财政、农业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各项补贴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七项补贴直接涉及近7000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李成玉动情地提醒各级干部,“一定要怀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准确把握政策落实的每一个环节,扎实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严格按公开、规范、阳光操作,确保把这些惠农政策办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同时,还要严防农民负担反弹,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控,坚决制止以任何形式、任何名目增加农民负担,确保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省长的话,既实在,又明白,句句都说到了俺的心上。”李成玉一行与乡亲们道别时,村民高国平这样说。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