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经济转型带来新变化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7月12日 09:36
去年,平顶山市在全省年度目标综合考评中被评为五个优秀城市之一,今年怎么样?
日前,记者在平顶山市了解到这样两组数字:一是今年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6.8%,增速居全省第一位;二是上半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9.6亿元,相当于2004年的全年水平。在去年增速居全省第一的基础上,同比又增长43.7%。两组数字说明,平顶山的经济进入了既快又好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市委书记邓永俭说,近年来,平顶山市围绕经济转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奋力打造经济强市,工业结构、增长方式、发展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时至今日,多年的辛苦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工业体系更加完善
平顶山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的开发利用支撑经济发展。但人不能靠一条腿走路,城市也不能靠一个产业支撑,培育多元化的优势产业集群是加快发展的核心任务。市委、市政府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于2001年明确提出培育和发展八大工业基地,全力以赴再造工业新优势。
围绕做大做强八大工业基地,平顶山实施了“加快项目建设,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大型企业,打造知名品牌”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先后实施了750个工业项目,在煤炭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电力、化工、钢铁、水泥、机电、井盐、纺织、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电器仪表、农副产品加工等非煤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优势产业集群,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煤炭支撑经济发展的状况。
如今,再把平顶山叫煤城,已经不合时宜了,因为在去年平顶山的生产总值中,煤炭行业只占19%左右,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只占15%左右。
增长方式向自主创新型转变
平顶山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转变增长方式这一关键环节,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过去,“傻大黑粗”曾一度是人们对平顶山工业的印象,现在该刮目相看了。
目前,平顶山市拥有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8个高新技术企业,95个高新技术产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7%。
平高公司因“高”而知名,产品科技含量高、技术参数高,在高压和特高压电器技术领域创下四个“中国第一”。天瑞集团引进国外V法铸钢生产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使设备生产能力提高30%。中材环保公司生产的脱硫除尘大型环保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舞钢公司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例超过75%,他们不仅在奥运场馆“鸟巢”、国家大剧院、三峡工程、“神舟”飞船等重点工程中为国争光,还达到了欧美、日本的生产标准,得到国际著名公司的质量认证。
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
平煤、神马、舞钢等大型国有企业相继摆脱困境,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平煤集团销售收入去年达到160亿元,今年可突破200亿元,是全省唯一一家进入全国500强的煤炭企业;神马集团去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今年可望突破70亿元。
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民营企业活跃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天瑞集团发展成为煤炭、建材、铸造、旅游多业并举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中加公司发展成为集采矿、选矿、炼铁为一体的大型钢铁企业;汇源公司发展成为集氧化铝、PVC树脂和离子膜烧碱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巨龙淀粉公司年加工玉米可达到70万吨,是全省最大的玉米加工企业;银龙集团纺纱能力达到40万锭,是全省最大的民营纺织企业;还有梦想饼业、圣光医疗、中天公司等在全省同行业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企业中,有的在一两年后销售收入可达50亿元、100亿元以上。
目前,平顶山市正处于新一轮建设热潮中,今年全市确定工业项目302个,总投资275.6亿元,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
市长赵顷霖告诉记者:经济转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十一五”期间,平顶山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努力取得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