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创新县域银行服务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6月27日 10:28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贯彻落实中央10号文件精神,银行要找准切入点,把握立足点。我认为,支持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是银行业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因为,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县域经济在中部地区份量很重,从某种意义上讲,中部崛起的关键在县域;与率先发展的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差距更大,可以说,中部崛起的难点在县域;从发展的形势来看,中部地区的县域拥有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大政策机遇,应当讲,中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在县域。

  全面审视县域银行业的现状

  许多统计数据都已表明,近十年来,中部地区的县域银行业发展相对缓慢。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服务网络的萎缩:银行业机构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国有商业银行撤销了在县域的部分机构网点,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也撤并了许多基层网点。其二是服务功能的弱化:信贷投入增长较慢,许多国有银行的县支行没有信贷审批权,纯粹蜕变为“吸收存款、催收贷款”的专业机构。尽管上述问题在各地的表现程度有所差异,但是从总体上看,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银行业在支持中部崛起和新农村建设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即县域银行业发展速度慢的背景:

  第一,从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后,我国金融业进入一个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国有银行正在进行“专业银行→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型,收缩县域的机构网络和功能,是在市场定位调整中的探索与尝试。改革未有穷期,模式尚未定型,市场正在检验其正确与否,并促使在改革中继续调整、重构。

  第二,近十年来,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大中城市提出了大量的、有效的银行业服务需求,而县域的有效金融服务需求少之又少,银行业的服务供给特别是信贷供给,因为缺乏有效的需求与之匹配而难以实施,制约了县域银行业的快速发展。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