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区域经济一体化”将重塑世界贸易格局
文章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添加人:hnqyjjyj    添加时间:2013年7月29日 09:27

 中国加入WTO后的很多“红利”或将结束

“我们共同将这个组织做大做强了,我相信这将是我们过去8年的主要成就。”这是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7月24日在位于日内瓦的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上发表告别演说中的一句话,“这个组织”即世贸组织。拉米称,过去8年世贸组织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支柱的作用得以加强,多边贸易体制运转良好。

有趣的是,就在拉米发表演讲的前一天,日本正式成为第12个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的国家。7月23日,日本代表团出席了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18轮TPP谈判。日本的加入使得TPP谈判成员的GDP规模达到全球经济规模的约40%,贸易额达到全球1/3。日本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代理大江博表示,11个先行加入TPP谈判国家的谈判代表对日本的加入表示了欢迎。

“拉米的话有‘水分’。”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江涌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的8年中,世贸组织在全球贸易体系规则中的话语权实际上是下降了。“不然为什么要推动TPP谈判呢?”

多哈回合贸易谈判是世贸组织于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中的多边贸易谈判。议程原定于2005年1月1日前全面结束谈判,但由于世贸组织成员对于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等问题存在分歧,多哈谈判陷入僵局,至今未有起色。

江涌认为,多哈回合谈判之所以陷入僵局,是因为全球贸易及结构出现了新变化:“大量的新兴经济体加入了国际贸易体系。这些国家的产品非常有竞争力,而且可以在高、中、低端和美日国家的产品进行竞争,借此获得了大量的贸易顺差。这使原有的贸易体制受到了冲击,世界经济出现失衡。这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愿接受的。发达国家的产品竞争力不强,这导致了国内产业外移,出现产业空心化。所以他们认为,这一轮以自由贸易为代表的全球化对其是不利的。”

“另外,WTO的国家太多,利益不一致,谈判成本太高。相比之下,多边及双边贸易协定,共同利益更多,更容易达成。”安邦咨询研究员刘枭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区域自贸组织,以及双边自贸协定,将成为未来全球贸易规则的主流。”

自多哈陷入僵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1月,共有546个区域贸易协议向世界贸易组织报备,其中354个已经实施。几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国都有参加一个或者多个自由贸易协议。

“中国的境地现在有些尴尬。花了很大的代价才加入了多边贸易体制,但是,中国产品现在在很多地区都是人人喊打的。中国加入WTO后的很多‘红利’很快就结束了。” 江涌说:“现在地区的和双边(贸易协定)的态势非常明显。中国不会在这时候落后于人。一方面我们高举‘自由主义’贸易旗帜,但另一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地区和双边性的贸易协定,比如和瑞士,以及和东盟的'10+1'等。”

“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积极参与自贸区建设,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争取加入TPP;另一方面,也要在推动多哈僵局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国已经是大国了,需要承担起一定的国际责任。”刘枭说。

近年来,中国也开始不遗余力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贸易“盟友”。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18个,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签署自贸协定12个,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等。

也许,中国未来的贸易道路正像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撰文指出的那样:“(全球贸易)话语权、游戏规则的制定权,无疑对中国非常重要,否则容易陷入被动,只能遵从别国预先设定的规则。如果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最后却被排除在各类自贸区之外,中国外向经济就很难得到好的发展。最终导致国家利益受损。只有世界实现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才能得益。”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