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泛传阅中,它们被读者分别提炼为“实”、“转”、“正”,这被称为点睛之词。
“谈”不是目的
就见报文章看,反响强烈。
新华网、人民网、搜狐网、腾讯网等全国各大网站纷纷转发。
为什么反响这么大?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之年。“十八谈”是一次精彩的集体亮相,是一席丰盛的精神大餐。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如果说省委书记卢展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文是点题的话,“何平九论”就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破题,“十八谈”则是结合实践的深入解题。
既然是解题,这些文章也就被寄予了厚望。“十八谈”可谓给各地绘出了方向。在平顶山篇见报后,网友“让子弹飞三会儿”说,“谈”不是目的,希望市委市政府实干快干,迎头赶上、勇于超越!
“谈”是道考题
“十八谈”,结合十八个地市特点而作。
读者“我爱鹰城”认为,洛阳谈的是“实”,是对洛阳现实的认可,是对洛阳快速发展原因的总结;焦作谈的是“如何转型”,是对焦作较快发展的肯定,也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定盘;平顶山谈的是“正气”,是在找问题,说明平顶山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就看下一步如何找“正气”、如何确立发展轨迹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十八谈”是给各地出的一道考题。
在洛阳篇中,文章指出:洛阳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但名牌产品不多;是科技研发基地,但科技转化不够;是历史文化名城,但文化产业不强。
在洛阳人看来,以上每一条都说到“点子”上了。洛阳市市委党校法学与科技文化教研部主任张广修说,文章指出,“出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领导方式转变做得不够实”,“这个原因找得让人心服口服。”
“谈”是面镜子
找问题,出考题,“十八谈”好似一面镜子,照出了各地的得与失。在这面镜子前,我们是退却回避,还是转变意识与思路迎难而上?
洛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少敏谈到洛阳篇时说,他们以文章为契机,要求全市各级组织部门狠抓干部作风建设,使组织部门成为全市机关作风建设的模范和表率;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理清思路和方向,确保各项中心工作顺利开展。
“洛阳发展慢了,也不用怕,只要扎扎实实解放思想、找准定位,树立切实目标,通过有效的措施、过硬的作风,就一定能够迎头赶上,借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东风,再现洛阳的辉煌。”作为政府的智囊,张广修说这篇文章就是掀起洛阳新一轮发展热潮的“动员令”,也是“冲锋号”!
“谈”的结果是实
“十八谈”系列文章,已经见报的和未曾见报的,都在吸引着众多人的关注。
未曾见报的,大家关注它会指出一个地方发展的哪个问题最核心;已经见报的,大家关注它能给地方执政者带来多大震动。
这就要求地方执政者要有思想准备,为发展奋斗,为“谈”出结果,不能水过地皮干。
洛阳市吉利区区委书记李焦峰说,吉利区将以“真学实干福民强区”为总体目标,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焦作沁阳市市委书记陈敬如则以焦作篇的“转”为核心,表明怎么出成果。“一个‘转’字值千金。正如文中所说,不转型,发展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民生难以为继。只有加快转型,才能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转型是被逼出来的。但怎么转、向何处转,却充满智慧。”他说,转型,就是要在产业的成长性、科技含量、环保持续上下工夫、作选择。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沁阳市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材料、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及光电、装备制造、现代化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十大产业,涵盖该市传统产业、工业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产业结构更趋科学合理,使得沁阳社会发展得到了大跨越。
网友声音
网友“倾听民声”:这个表述太准确,太经典了——省委书记卢展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文是点题,“何平九论”就是进一步破题,“十八谈”则是结合实践的深入解题。“一文九论十八谈”就是“中原大战”的“作战方略”,有这样的“作战方略”,我们一定会战无不胜。
网友“秋叶飘零”:“一文九论十八谈”不仅体现着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力、凝聚力和河南人民的创新力、挑战力与自信力,也是对河南精神的新洗礼,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动力的新凝聚,是河南人民集体智慧和思想的结晶,更是河南人民向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献出的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