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福布斯捧场中原经济区 中原迎来十年黄金发展期
文章来源:中原经济网    添加人:hnqyjjxy    添加时间:2011年4月25日 10:37
     如果说,位于中国东部的沿海经济带如同一张拉满的长弓,那么,中国的中原地区,就恰似一支已经搭在弦上的金箭。

  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划定了八大经济圈、13个区域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及产业重化发展的下一个“要冲”地带。

  谋定而后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河南人民欢欣鼓舞,但下面的问题是,中原经济区究竟该怎么建,面对这个全新而宏大的课题,仅有热情怕是不够的,需要广聚智慧,凝聚合力。

  4月20日上午,在洛阳市举行的“逐鹿中原·2011福布斯中国中原经济区城市投资和发展论坛”上,25位国内外嘉宾建言中原经济区建设。

  尽管他们的观点精彩各异,但有一个共识是可以达成的,那就是中部和中原地区,将成为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的又一个核心增长极,尤其是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中原地区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战略机遇期,河南必将在下一个10年步入快速发展的通道,在机遇面前,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洛阳作为一个副中心城市,正在迎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并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4月20日上午,在洛阳市举行的“逐鹿中原·2011福布斯中国中原经济区城市投资和发展论坛”上,《福布斯》杂志中文版总编辑周健工对洛阳市作出了这样的“定位”。

  当天,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研究所所长王志乐,美银美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葛剑雄,CENDES(山鼎建筑)高级建筑师Adam.n.Mayer等25位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中西部城市如何把握国家振兴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政策机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福布斯》捧场中原经济区

  升级为国家战略后,中原经济区建设将为中原地区带来哪些战略性机会?投资者、产业西进的企业又有哪些掘金可能?

  此次活动是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将目光锁定中原。

  去年12月,洛阳市商务局受该市市政府委托,与《福布斯》中文版编辑部进行正式对接。《福布斯》中文版编辑部也成立了以总编周健工为总负责人的论坛筹备推进组委会,同时成立了采编团队、执行团队和辅助团队。

  25位国内外嘉宾建言中原

  昨天的论坛,共分为三个主题演讲环节和五个深度圆桌对话。全球500强跨国制造业公司、中国500强知名制造业公司、知名经济学家、知名咨询机构、国内外主流媒体、福布斯高端读者、洛阳市有关部门、重点民营企业等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三个主题演讲环节分别是: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演讲的《外资在中国布局的新局势》、美银美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演讲的《中原腹地的新经济机会——2011~2015展望》以及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葛剑雄的《从“天下之中”到“崛起中的中原”》。

  五个深度圆桌对话的内容包括“中原和洛阳崛起的宏观思考”、“逐鹿中原,全球500强的新机会”、“产业与资本新空间:取势中原”、“政府:竞争力与竞争战略”和“文化强市:软实力与硬实力”等,就国家规划中的中原经济区投资机遇、外资企业投资新机会、产业新高地、政府竞争力、文化强市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据了解,根据论坛活动安排,21日上午,“2011福布斯中国高增长企业之星巡回”活动将在洛阳高新区火炬大厦举行。十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将与洛阳当地的企业面对面,探讨创业或风险投资等问题。

  搭建的不只是交流平台

  “洛阳以及河南的企业家过于封闭和保守,虽然个别企业做得很好,但在业内的影响力还是偏小,我希望洛阳以及河南的企业家能成长出来一个企业家集群。”作为洛阳市优秀企业家代表之一,中国中信集团公司董事、中信重工机械股份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任沁新说,洛阳正在利用国家提供的这次战略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张扬洛阳的优势,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

  福伊特驱动大中华区副总裁胡静海说,国家“十二五”计划整个大的战略布局肯定是向中西部倾斜,洛阳作为一个核心的城市,如何来发展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议题。这包括对城市的规划、对企业的布局等多方面的内容。当天(4月20日)的会议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过程,怎么来启动下一步的工作才是重点。

  国际著名咨询公司摩立特中国区总裁谭瑞表示,洛阳是个历史文化名城,但他的一些欧洲朋友只知道洛阳的白马寺和龙门石窟等一些历史遗迹,对于洛阳这个城市知之甚少,洛阳这次借助福布斯这个平台,可以很好地提升洛阳在全球范围的知名度。首席记者 李凌 见习记者 郭帅 严坡

  在 “2011逐鹿中原·福布斯中国中原经济区城市投资与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著名企业家、跨国公司负责人、投资公司负责人经过一天的讨论,一个一致的观点是:前20年中国发展的黄金地带在广东沿海、在长三角地区,但随着国家布局又一次将重心放到中西部地区,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10年,中原经济区将迎来黄金10年发展期。首席记者 李凌

  ●中原错过了两次发展浪潮

  在专家看来,中国的黄金发展期有两个,一个是上世纪90年代,那时中国发展的重心在广东沿海,也就是珠三角地区,一个是最近的10年,发展重心从沿海转向了长三角。但在这两次发展浪潮中,中原都没有机会。

  不少人感到不解的是,中原资源丰富,四通八达,占尽了各种地利,但为什么穷?

  美银美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介绍,在过去几千年,中原一度占尽了地利,但在南宋以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到了长江流域。近代之后,由于海运发展,中国的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到了广州一带,珠三角、长三角,北京、天津、大连也很发达,这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是一致的。“所以,中原落后了”。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葛剑雄教授也认为,中原地处“天下之中”的地位,这个“天下之中”并不是哪个人给指定的,而是因为中国历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是以这里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我们的业务肯定也是从东向中、西走”

  从参加论坛的十几家跨国公司负责人的采访中来看,他们非常青睐中原经济区,不愿错过这个机会。

  陆挺介绍,国家要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必然要改变资源的配置。在改变资源配置时,将又一次看到中部和西部。这次资源配置和几年前不一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布局,明显带有国家安全和军事的意义,而这次更多的是考虑经济,所以是一个“得天独厚、千年一遇”的机会。

  施耐德电气全球质量体系及技能副总裁金毅敏介绍,他们的总裁去中西部度假,到每个地方住下后,都要去看一下变电房,看看有没有施耐德电气的产品,他发现好多地方都没有,所以,他觉得有很多市场可以开发。“对于中原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有很多的商机在这里。”

  福伊特驱动大中华区副总裁胡静海说,在中国做生意真是商场如战场。因为,中国的东部是经济发展带,但向西还有5000公里,每300~500公里就是一个经济发展带,“中国整个经济的发展是逐步地向中、西走,我们的业务肯定也是从东向中、西走。”

  ●河南城市化“钱途无量”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城市化以及城市群建设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是否和东部地区有所区别,经济转型又如何来实现?怎么能够实现可持续增长?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认为,河南下一步的发展,可以参照中国这些年快速发展的根本秘诀、诀窍,很重要的一点是城市化,促进城市化的进程。“我们国家从1979年开始每年用平均一个点的速度,来加速城市化,也拉动GDP每年8%以上的增长。河南未来增长的潜力,在城市化方面应该非常大,毕竟和全国还有10个点的距离。”

  城市化加速,必然对我们现在的农业提出一个要求,必须发展规模农业,必须发展安全农业。新希望集团副总裁王航分析,像瘦肉精事件,不是大企业出了问题,是因为我们的企业还不够大。同时,在农业这个方面,还过于分散。“只有规模农业发展了,才会带动安全农业。只有规模农业扎堆了,才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进入,来拉动增值农业。”

  ●晚有晚的好处,后发优势要抓住

  虽然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间较晚,但在相关专家学者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讲,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中欧工商学院教授葛定昆表示,中原经济区建设现在提升为国家战略,给了中原地区一个非常好的后发制人的机会。“我们可以走出去,研究沿海提前发展的地方的企业,看看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使我们避免他们以前走的弯路。”

  王志乐认为,中部地区能够抓住这一轮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和跨国公司有一种新的合作,跨国公司又和中国当地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合作,“所有人都要把这样的机遇变成真正的、实实在在的机会”。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