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好推进好新型城镇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加强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工作中要突出城乡统筹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实现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生态环境功能区等规划间的无缝对接,制定既体现地方特色,又切实可行的村庄规划。要坚持农民自愿原则,规划时要考虑到农民的多种需求,让农民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都有自我选择的空间,让农民得好处、得实惠。要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坚持以产业促就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现代农业,逐步实现就近转移农民、就近富裕农民、就近城镇化。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农民的再就业能力。
■河南省农科院院长马万杰:
利用好农业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
一是要稳定一支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建议尽快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精干高效的农业科研队伍,解决我省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投入。农业科技研发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投入的做法应予长期坚持,同时考虑到农业的区域性特点,对特定的技术研发项目要重点倾斜,使这些领域的科技创新得到持续有效支持。三是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议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和舆论引导,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的评价考核机制,加大对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激发研发主体的创新动力和活力。
■河南物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翔:
重视发挥物流业的作用
一是推进全省物流体制改革,加快物流资源整合,引导物流企业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二是完善落实物流业发展政策,发挥好政策的引导作用,在土地供应、金融、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三是推进重点领域的物流发展,实施重点突破,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建立物流新体系。四是培育大型物流企业集团,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引导重点物流企业升级改造。五是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行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广国家数据交换标准和信息技术,加强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全面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
■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王彦武:
加快高校发展
提供智力支持
要通过改革推动高校发展,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一要改革高校教育投融资体制。建议增加政府投入,寻求社会支持,还可以通过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获取收益。二要改革高等教育结构。按照社会和市场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努力打造在全国有一定声誉和影响的名牌大学。三要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教授方法,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四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晰、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健全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副总经理肖永成:
推进中原现代食品产业区建设
建议加快建立中原现代食品产业区,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引导,减少行政干预,促使食品企业健康发展。一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支持食品产业科研活动,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使食品产业协调发展。二要调整产业及产品布局,大力发展有机、功能、旅游食品等,鼓励企业开发地方特色食品。三要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加大推介宣传力度,做好品牌营销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河南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四要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从各环节严把质量关,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树立河南食品产业良好的质量信誉。
■省科技厅副厅长贾跃:
促进农村县域经济发展
关于促进农村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三点建议:一是加快实施省直管县体制,科学规划我省内部区域经济,对纳入省辖市城市规划区域内的县(县级市)实行撤县建区,对其他县(县级市)实行省直管体制,以减少行政层级,合理分配资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在科学规划,统一建设农村社区的基础上,对农村社区居民住房实行财产登记和商品化,颁发房产证和土地证,房产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易,逐步实现城乡住房制度的统一,促进农村、城市人口的有序双向流动。三是建立全省统一的耕地使用补偿机制,实现城市支援农村,二、三产业支援农业。
■郑州市政协主席李秀奇:
适时制定促进发展的
政策措施
作为一个经济区,内部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宏观区域政策。在产业政策方面,要重点支持战略支撑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壮大,推进产业整合、实现错位发展。在投融资政策方面,要进一步放宽行业准入,鼓励民营资本投资,鼓励和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加强对各类中小企业的融资。在税收政策方面,要积极探索区域一体化的税收政策,建立和完善经济区内各市税务部门跨行政区协调机制。在土地政策方面,认真做好跨行政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加强闲置土地的调查和清理工作,更好地集约节约用地。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毕福海:
促进矿产资源有效利用
要解决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更好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建议制定全面系统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规划,形成系统、协调、动态的资源勘查、开采、加工、利用、回收网络,尽最大可能延长我省优势矿产资源的保障年限。要加强资源供求形势和预警研究,强化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强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立足省内,拓展省外,走向境外,积极开拓外部资源,尽快建立一批省外、境外有重要价值的勘查和开发基地,使我省紧缺资源得到有效保障。
■开封市政协主席顾俊:
建设中原经济区应坚持
“三个统筹”
一是统筹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的产业布局。两者的产业布局应是产业链条的延伸与整合,中心城市应将产业重点放在产业链的两端,即研发与物流,直接的生产、加工、制造业可转移到卫星城镇进行,形成分工合作、互为补充的良性发展格局。二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卫星城镇产业发展纳入中原经济区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其在用地、用工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中心城市与星罗棋布的卫星城镇的产业融合。三是统筹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视并妥善处理好集约利用土地、扶持培育本地主导产业、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等问题。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新杰: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跨省域交流合作
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用全局的视野、区域经济的眼光审视大中原,不断加强我省与毗邻省区的跨省域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以此打造更加开阔的载体平台,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要提高认识,把中原经济区建设跨省域交流合作提升到重要议事日程;要顺应规律,积极推进不同地域不同层面的区域交流合作;要抓住重点,加快实施一批关乎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大胆创新,组建跨地区的“中原发展银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
高等教育要有作为
高等学校要坚定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信念,自觉把学校的发展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一是要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主动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大力培养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是要努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建立研发机构等技术创新组织,主动加强与地方、产业和企业的合作,力争在人才和智力支撑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三是要努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进一步带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全面发展。
■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提升文化软实力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认真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相关政策及导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要切实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扩大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与资金支持力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突出地域特色,深入挖掘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理论和文化支撑。突出华夏文明的独特优势,组织科研团队集体攻关,推出标志性、品牌性的学术成果,促进中原文化走出去,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
■河南省科学院院长郭新和:
科研单位必须奋发有为
一是要理顺体制机制,属于公益性、基础性研究领域的就要明确公益性质,科研人员应为事业人员身份。二是要增加财政支持,为科研人员提高待遇,改善科研条件,保证科研工作的需要。三是要整合科技资源,根据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科技需求,依托省科学院的优势,新组建部分公益性、基础性科研机构,促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四是要建立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试验基地,为开展综合性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集聚科技人才、开展合作交流提供与河南省地位、实力相称的科技创新平台。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震宇: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是
新型工业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着重做好六个“加快”:一是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服务”转型。二是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三是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引导省内成长性较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物流业,高起点规划和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五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从行业、企业两个层面推进两化融合。六是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产业集聚,努力形成龙头企业拉动、上下游企业跟进、相互协调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
■洛阳市政协主席周宗良: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认真解决经济发展存在的盘子不够大、质量不够好、结构不够优、机制不够活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发展战略支柱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举措,调整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构建现代工业体系。要发挥科技优势,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要积极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潜能和活力,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精心打造产业集聚区,实现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聚集和土地集约利用,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
■安阳市政协主席赵微:
深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经济
要珍惜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难得机遇,深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经济,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河南崛起提供重要支撑。比如,就安阳而言,就可以发挥独特优势,努力打造航空运动城市。安阳在航空运动方面有着人无我有的独特资源和优势。安阳航校是目前中国航协最大的航空俱乐部和航空体育训练、比赛中心,安阳林滤山国际滑翔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安阳还有多所培养航空运动专门人才的学校。所以,安阳要向蓝天要资源,充分利用发展低空经济的特有优势,大力发展航空运动产业,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新亮点,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周口市政协主席穆仁先:
选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突破口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选准突破口至关重要。应从三个方面加以突破:一是钱从哪里来。要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二是人往哪里去。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农民适应产业需要,同时探索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三是粮食怎么保。要全面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