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中部崛起”是呼应全球产业梯度转移
文章来源:新华社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10月25日 09:40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等人认为,“中部崛起”是呼应第四次全球产业梯度转移浪潮的重大战略决策。
  20日至21日,在第三届中德(湘潭)企业投资与贸易合作大会上,一批来自海外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签订了共60个、投资56亿元的项目。其中外资项目26个,投资额4亿美元。会议期间,陈东琪与前德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沃尔夫、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驻华代表托马斯等人热议经济全球化,一致看好我国中部地区的发展后劲。
  陈东琪认为,近百年来,全球产业梯度大转移分为“四浪”:“一浪”是从19世纪后期开始,完成工业革命后的欧洲列强,将剩余的工业品、技术、人才和资金向美国转移,催生出了一个新兴工业帝国;“二浪”是在二战后,欧洲和美国制造业、电子产业等向亚洲主要是日本转移;“三浪”的移出地是美国、欧洲和日本,“承接体”仍是亚洲部分地区,“亚洲四小龙”悄然崛起;现在正在出现第四次产业梯度大转移,体制转型、市场开放的中国、印度等是转移方向,中国无疑是主角。
  沃尔夫、托马斯等人对陈东琪的观点很赞同。他们说,德国曾经有过庞大的制造业,但随着市场饱和、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很多相关企业“死掉了”,现在有约50%的德国企业已经或筹备到“东方”谋求生存和发展。这个比例,相比1年多以前,迅速提升了约10个百分点。
  德国HTM公司董事长克莱勒说,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近些年都谋求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中国中部地区发展。在他担任经济顾问的湘潭“德国工业园”,3年间就有12个中德合作项目入园,有的项目已经投产。本次“中德大会”,又引进外资2.7亿美元。究其原因,一是靠近市场、二是成本低廉、三是配套完善。
  陈东琪说,我国中部地区在全球产业梯度转移中面临的机遇千载难逢,因为转移不仅来自欧美、日本和亚洲先期发达地区,还来自本国的东部地区,属于双重转移。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