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十三五”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文章来源:河南区域合作    添加人:艾琴海    添加时间:2016年4月1日 11:0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由非均衡发展战略逐步过渡到均衡发展战略,尤其是当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价值取向从亢奋的物质主义向权衡的物质主义转变时,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维和政策目标必将进行适应性调整。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格局

区域经济增长。2015年中国gdp67.67万亿元,超过10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对比世界主要经济体每十年平均经济增长变化的数据,显而易见地发现,只有中国处在不断上升的状态。再看1978年到2015年的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也是一路上升的状态。从全国来看,经济形势总体向好,那么区域经济呢?通过对比中国部分省份主要年份的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从1992年到2014年,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贵州省、青海省不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处在不断上升中,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由穷到富”的过程。

区域城市化水平。根据2011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已进入“城市化社会”。从区域来看,1990年北方城镇化率大大高于南方,而到了2014年,东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比西部地区高出很多,虽然东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增长幅度远低于东部地区。

区域国际化水平。从1978年到2014年中国历年对外经济贸易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经济正逐步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扩大型转变。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十八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这是一个重大判断,对于我们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主动全面深化改革、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那何为“新常态”?从速度、质量、动力三个方面来说,所谓“新常态”就是经济增速从高速经济增长到中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为服务业主导时代、质量优先、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发展为创新驱动。

从我国国内的区域发展来看,过去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而今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又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新三大战略,这恰恰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重大战略举措。

新的经济发展情况必然带来新的挑战。首先是经济发展阶段的改变给我们带来的挑战。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7.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9%,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25%,比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高3.9个百分点。

从经济层面来说,中国过去依赖出口与投资导向的增长模式已经动力不再,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造成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创新不足导致效率提升不够;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阶层的固化将导致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力不足,并极易构成社会不稳定;从政治层面来说,市场化滞后,制度创新不足,极容易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在种种复杂背景下,如何逃离“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重要课题。至少应当从增加创新、教育投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等方向入手。

其次,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和生态环境压力加剧也将必然使我们面对新的挑战。尤其在生态方面,资源、环境、生态形势相当严峻。例如大气方面,依据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so2等六项污染物进行评价,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161个,74个为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城市,87个为第二阶段新增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仅为9.9%。因此,提高环境门槛、走低碳发展路线势在必行。

“十三五”期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十二五”时期,我国各地区经济进入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的发展阶段,尽管增速有所下降,但大部分地区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支撑了全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十三五”时期,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性作用,同时强化政府的规划引导和宏观指导,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促进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空间顺畅流动与合理配置,构建以城市群、经济带、重点经济区等为支撑的功能清晰、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协调联动的多中心、网络化区域发展格局。

优化格局、定位取胜。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重点地区一体发展,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

结构优化、创新领先。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确立创新引领战略,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顺应潮流、低碳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集群集聚、精明增长。什么是“集群”?在国家和地区内的同一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供应商、服务提供者和相关机构的地理集中现象就是集群。集群出现是因为它提升企业竞争力。集群的发展和更新对于政府、企业和其它机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经济政策、宏观经济稳定、私有化、市场开放和降低经营成本方面促进集群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新方向。

统筹规划、综合推进。也就是说,区域发展要实现生产高效、生活绿色低碳、空间规划利用合理、产研结合能力不断提高、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五合一共同稳步推进。

转变方式、创意驱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