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省八次党代会精神 文化强省:中原崛起的重要支撑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11月8日 08:22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激荡,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竞争成为各国、各地区间又一重要竞争领域。省八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将之定位为实现中原崛起必须完成的“两大跨越”之一,是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的理性选择,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理清发展脉络的科学决策。
悠悠五千年,中原大地孕育创造了灿烂厚重的文化。文化,见证着中原的辉煌历史;文化,有力助推着中原走向繁荣的步伐。独特博大的中原文化,就像河南的名片,河南因其而骄傲,因其而自豪。
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河南文化迎来了新一轮的大发展。尤其是近两年来,我省立足历史,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更加开放的胸怀迎接八面来风。“文化河南”从未像今天这样引人瞩目,河南文化可以说盛事不断、喜事不断。洛阳龙门石窟与殷墟接连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袂演绎着中原文化的精彩;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世界传统武术节,映衬着河南文化圣地的荣光;《程婴救孤》、《风中少林》等一大批文化精品的震撼和风靡,更彰显着河南文化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今天,河南的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河南人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河南已是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百亿的9个省份之一。
当前,我们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将文化建设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使其在河南发展的新里程上,发挥出自身应有的独特作用。
历史和现实,使河南成为公认的文化资源大省。但“大”,只是一个量的概念。如何由“身躯”的“庞大”向“体魄”的“强健”转变,是当前河南文化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应当看到,在取得可喜进步的同时,河南文化发展又逐渐暴露出不少“弱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相对不足;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不快,规模不大;文化发展活力不够,文化产品、服务档次和质量还与近亿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存在差距;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能力尚不强劲,不少优良文化资源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
文化的高度发展,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对此,我们的认识越来越理性和深刻。党的十六大报告列出专题阐述“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文化生产力”的概念。在2005年对河南文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省文化产业大会上,省委书记徐光春站在河南今后发展的高度,从政治、经济层面深刻剖析了文化的发达对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作用。从政治层面看,它可以整合社会思想,促进社会共识,保持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从经济层面看,在经济文化一体化日益明显的今天,文化的繁荣发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显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
省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原崛起”,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原崛起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全一致,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在内全面发展的综合目标,“文化繁荣”是其中应有之义,文化强省是河南实现科学发展和中原崛起的重要支撑。
当前,我们的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在世界文化渗透、文化产业倾销日益加剧的今天,河南周边的兄弟省份都在纷纷行动起来。上海、广东、浙江的文化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湖南、广西、山西、安徽等中西部省份,文化改革紧锣密鼓。如不大力进行文化建设,迅速为河南文化“强筋壮骨”,我们将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竞争中落于人后,处于被动位次。
对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河南来说,已经具备了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雄厚物质条件。顺应时势,顺应潮流,顺应民心。河南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春天已经到来,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得天独厚,正当其时!
先进文化乃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就必须首先用先进文化浸润人们的心灵,武装群众的思想。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优良社会风尚,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政治思想素质,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将9700万中原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文化强省的重要指标。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就必须加快文化事业改革发展的步伐。要更多地增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城乡文化公益文化服务能力同步发展。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体制改革,让各类文化事业单位通过各种形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资金、激发活力。加大公益性文化资源整合力度,保持已有优势文化领域领先地位,积极扶持发展现代艺术形式,从而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公益性文化需求。
文化产业是文化强省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就必须加快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步伐。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强省建设的主攻方向。要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大工夫,推动我们的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面向市场、进入市场、占领市场。要按照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要求,加快发展我们的优势文化产业,占领文化竞争的制高点,赢得市场,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国际有影响的中原影视产业基地,中原报业产业基地,中原出版产业基地,中原娱乐产业基地,民间曲艺武术基地等等,培育一大批知名文化品牌,生产出一大批文化产品的精品力作,扩大河南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和辐射力。尤其要加大优势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把沉睡、埋藏在丰厚文化资源中的“金山银山”充分发掘出来,因地制宜,继承创新,推出重大文化项目,打造强势文化品牌,使我们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成文化产业优势。要着力于人才兴文,尽快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让越来越多的创新型文化人才得以涌现,让中原文化源源不断地催生出新的文化名人与文化大家,不断解放文化生产力。
文化兴,则中原兴;文化强,则中原强。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创造性工作,河南文化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河南必将加速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在中原崛起的史诗中,书写下文采斐然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