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汴融城,如何1+1﹥2——郑汴两市市长同题访谈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11月20日 08:59
h11201219.jpg
h11201214.jpg
h1120103.jpg
郑开大道的开通,是郑汴一体化进程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而郑汴一体化,又是郑州、开封两市实现双赢的一个选择。
11月17日,郑州市市长赵建才,开封市委书记、市长刘长春分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们都表达了一个相同的想法:郑汴一体化,必将带动两个城市加快发展,产生“1+1﹥2”的效应。
记者:郑汴一体化为郑汴两市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郑州和开封准备如何抓住机遇?
赵建才: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郑州中心城市地位,强化郑州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为郑州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特别是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国家和省里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郑汴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将为郑州增强辐射力和带动力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郑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在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刘长春:2002年以来,开封经济已经走出低谷。如果把郑汴一体化比作“发动机”和“加速器”的话,那么开封的复兴正当其时。随着郑汴一体化的推进,开封主要面临以下机遇。
一是政策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优先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并为开封的发展提供特殊的政策支持。
二是交通区位机遇。郑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通信枢纽。作为承东启西、联南贯北的交通要道,开封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这将使货畅其流成为现实。
三是产业互补和制造业协作发展机遇。作为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的东支点,我们正在加快发展纺织、食品、化工、医药和机械设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和新兴工业产业。
四是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发展机遇。开封作为七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在知名度、基础性文化资源,可挖掘利用的文物遗存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记者:在推进郑汴一体化进程中,两市如何实现资源互补?产业对接?
赵建才:郑汴两市要实现双赢,必须联手行动,统筹产业布局,合理配置两市产业资源,实现产业一体化。郑州与开封在产业上有着互补的基础。在中原城市群工业内部结构的相似性分析中,开封与郑州的相似性较小。在按工业增加值份额的排序中,开封前5位的行业与郑州也有很大不同。这说明两市在工业内部结构中,有很强的互补性。
鉴于此,郑州要引导制造业、物流业等产业向东布局;开封可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向西集中。同时,要加快郑东新区、中牟工业园区、开封杏花营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步伐,逐步形成郑汴紧密相连的产业带,为一体化发展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郑汴两市在产业布局时,应尽量避免产业过度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建设。此外,两市文化、教育、旅游相似度很高,两市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八大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两市应该携手打造旅游黄金线路,实现强强联合。
刘长春:这里的“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而不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
“一体化”的核心是发展,就是实现两个城市的“双赢”和“多赢”。具体来说,就是要重点推进以下六个对接:一是突出城市特色,推进功能对接;二是加快郑汴交通建设,推进城区对接;三是促进郑州、开封相向发展,推进空间对接;四是统筹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对接;五是率先推行教育、科技、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和金融、电信同城化,推进服务对接;六是加快两市间生态共建,推进生态对接。
记者:郑州和开封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找到最有利的位置,在产业对接中有所为有所不为?
赵建才: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对一些低水平、一般性产业项目,尤其要限制资源消耗大、有环境污染的项目进入郑汴产业带。在土地供应上,要明确郑汴城市连接线两侧功能区投资强度。投资强度、投入产出比达不到规定要求,不能进入产业带。郑州市计划将生物化工项目、汽车零部件生产、整车生产项目摆放在产业带中。
刘长春:按照开封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定位,我们明确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在城市空间结构上,分为西、中、东三部分。西部自护城大堤以西至中牟县边界为汴西新区;中部包括老城区和护城大堤以内部分;东部包括开封县城、边村重工业区和汪屯精细化工园区。在已建成4平方公里金明工业区的基础上,新规划实施了杏花营、边村、汪屯三个工业区。对这些工业区,我们采取市里投资、区里融资、招商引资的办法,努力把工业区建成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财政收入的支撑区、新上项目的聚集区。
记者:如何处理好营造区域开发热点与投机性行为对长期发展带来的危害?
赵建才: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考虑,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控制:
一是加强规划指导。在《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郑汴城市连接线两侧功能区规划》,同时发布了《关于严格控制郑汴城市连接线道路沿线规划建设的通告》,要求在《郑汴城市连接线道路沿线用地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和批准实施之前,暂停“郑汴城市连接线”道路两侧用地项目的规划审批和实施,严防道路沿线乱圈乱占土地等投机行为。
二是严把项目投入关,防止一些投资规模小或有投机倾向的项目进入。
刘长春:我们将从以下六点开展工作:一是于2005年底前完成了区划调整工作,为郑汴城区对接做好准备。二是明确开封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定位,完成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与省相关规划进行了衔接。三是明确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四是围绕建设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加快工业区建设步伐。五是认真落实《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启动汴西新区建设。六是主动加强与省直部门、郑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了郑汴协调发展机制。
记者:郑州和开封的城市个性和特点是什么?在郑汴一体化中如何保持各自的个性?
赵建才:郑州素有“中丰通古商”的特点。中,即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丰,即郑州物产丰富;通,即郑州九省通衢;古,即郑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商,即郑州具有悠久的商业传统。“中丰通古商”不仅是郑州的特征性表现,而且更是郑州的优势之所在。在郑汴一体化进程中,郑州的这些特点不仅不会弱化,而且会随着郑汴一体化的推进而进一步发展和强化。特别是在交通区位、文化旅游和商贸流通方面,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刘长春:我历来认为,一个城市需要有“两个力”做支撑。一个是经济力,另外一个就是文化力。这两个力缺一不可,否则这个城市就不健全。开封是北宋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影响力,我们要加快宋都古城复建工程,充分展示其“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的特色。把开封建设成为古今文明交相辉映、新老城区各展风采、美丽富裕的中原名城。一体化后,开封将会成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内具有独特魅力的休闲宜居城市。
▲两市市长在郑开大道开通仪式上握手,左为赵建才,右为刘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