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上旬,鞍钢大孤山铁矿东井系统干式磁选工程竣工。据测算,这个项目每年可从排出的岩石中多回收铁矿石30万吨。如今和大孤山铁矿一样,在鞍钢整个矿山系统,昔日在采选矿中被遗弃的岩中混矿、表外矿、残矿、尾矿等正被回收利用,进一步减少了鞍钢铁矿石资源流失,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铁矿石资源是有限的,也是不可再生的。提高铁矿石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也是国家出台的《钢铁产业政策》中的重要内容。拥有7座大型铁矿山和6个大型选矿厂的鞍钢,为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有限的矿产资源,近年来,按照“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利用”的原则,通过工艺技术进步、强化对低品位矿的回收利用、提高采矿的回采率和选矿的金属实收率等措施,做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建设节约型矿山成果显著。
采矿时,在矿岩接触部位易形成岩中混矿、矿中混岩,因不能利用而要排出放弃,造成铁矿石浪费。为解决这一难题,鞍钢各个矿山积极采用先进爆破技术,实行矿岩分穿、分爆、分装、分运先进工艺,有效降低了混岩率。其中,齐大山铁矿通过技术攻关,对矿岩接触部位实施了分段式干选技术,使铁矿石和岩石充分分离,使铁矿石得到有效利用。与此同时,为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岩中混矿,大孤山铁矿、齐大山铁矿和弓长岭露天矿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上马了矿石干选系统,降低了铁矿石的损失贫化,提高了铁矿石回采率。其中,弓长岭露天矿干选系统日生产合格矿石达600吨以上。据统计,鞍钢矿山系统的铁矿石回采率每年都在逐步提高,仅鞍矿公司目前的铁矿石回采率就达到97.82%。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常常会采出一部分含铁量为20%至25%之间的表外矿。由于表外矿品位低,选别难度大,生产成本高,过去经常作为岩石排弃,不仅对矿石资源是一种浪费,而且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对此,眼前山铁矿、大孤山铁矿实施了表外矿回收利用工程,他们采用现有的矿山生产工艺技术对采出的表外矿进行回收利用,每年总计回收表外矿70多万吨,年产铁精矿18万多吨。弓长岭露天矿投产的干选系统日可处理表外矿和极品矿2000吨以上。此外,对于以前排弃的表外矿,鞍钢也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回收利用。2005年眼前山铁矿建设了一条干式磁选生产线,专门回收过去排弃的低品位矿石,年回收矿石量达15万吨。过去由于技术开采条件落后,一些高品位残矿因受地质结构影响而不得不被废弃,造成资源损失。残矿量较大的弓长岭井下矿对此专门成立了回收残矿攻关小组,通过技术改造将传统的延脉出矿改造为穿脉出矿,每年可回采残矿五六万吨。同时,实行先进的爆破技术,对矿柱进行安全回采,回收了大量的残矿。
此外,鞍钢在不断优化和完善选矿工艺技术,进一步降低尾矿品位的同时,还加大对尾矿的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