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来自人民银行、大专院校的金融专家、教授和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在咸宁召开“‘1+8’武汉城市圈金融协作与发展”论坛,对武汉城市圈金融发展进行探究。六大问题困扰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的博士梁猛、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秀生,以及8个中等城市的人行行长发表了见解。他们认为,目前主要有6大问题,困扰武汉城市金融圈的发展。
———外源融资力弱。主要表现在引进外资规模偏小和对异地信贷资金吸纳能力偏弱两个方面。数据显示,2004年,9城市实际利用外资20.14亿元,与沿海相比差距很大。
———金融总部效应难显。龙头城市武汉,至今没有一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部,7家外资金融机构仅有5家设有办事处。———金融创新乏力。圈内金融机构既没有叫得响的创新业务品牌,又缺乏创新的积极性和动力,中小企业普遍反映的抵押担保难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金融合力不强。未建立统一协调机制,金融机构间合作不够,甚至产生无序竞争。最直观的表现在对大企业和优质客户的争夺上,各类银行恶性竞争,加大了金融风险。
———分工定位不准。各城市金融分工不明,存在着金融同质化现象,有违市场优胜劣汰竞争规律,可能带来市场的畸形和低效。
———人才流动不活。存在着人才由8城市向武汉单向流动为主的现象,这就不利于金融人才的交流和素质的提高。四剂“良方”对症下药针对金融圈存在的梗阻和问题,专家、教授开出了四剂“良方”。一是建立健全城市圈金融协作机制,整合金融资源,形成合力。组建城市圈金融协作领导机构,建立9城市人行联席会议制,同时探索建立城市圈内金融信息的共享机制,以利于理顺管理体制,整合金融服务资源,疏通圈内金融资源畅通渠道。
二是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城市圈金融业发展。在税收、财政和人才流动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金融企业和人才来城市圈发展。培育一批大型银行,加快法人保险机构和证券机构的设立和完善,建立健全各类金融中介机构。
三是推进金融创新,加快城市圈金融市场的融合。建立城市圈票据交易中心,发展商业承兑业务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推出贷款与投融资的综合服务新产品,创新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政策工具,防范金融风险。推进城市圈信贷营销项目,合理调整贷款分配结构。加大对重点企业和“三农”的贷款投入。
四是充分发挥基层银行的能动作用,优化金融环境。金融圈内各基层银行要通过货币信贷和金融服务两个平台,开展一系列支持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主题活动,促进区域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员说:“自2003年,我省推出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以来,武汉对周边8个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区域性统一大市场(包含金融市场)正在形成。在未来16年发展规划中,我省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充分发挥金融对城市圈建设的核心作用,全面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