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12月8日 08:39
近几年来,各种文化博览会和艺术展览、文艺演出活动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显示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和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消费的广泛需求。
“十五”期间成果丰硕
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改革中不断推进。文化部的统计资料显示,“十五”期间全国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数增长56.9%、从业人员增长47.5%、固定资产原值增长32.9%、营业收入增长117.5%、上缴税金增长127.3%。文化市场在劳动力吸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以及创造利税等方面,都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今年3月,“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发布,再次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作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措施,并提出要“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央制定的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规划纲要。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的繁荣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文化消费水平和产业发展的不均衡现象也是有目共睹的。一是东部高于西部。二是城市高于农村。三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今年是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推开的第一年,体制改革的效应正逐渐释放。尽管目前东西部地区还存在差距,但各地都将文化产业列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支柱产业。可以预见,文化产业将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将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公益文化服务
针对农村文化相对落后的现状,《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重点之一,明确规定要落实“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流动综合文化服务车”等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同时还规定,“到‘十一五’期末,城市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和文化产品基本满足居民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在农村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以满足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文化部将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前,要做到乡乡都有一个综合的文化站,行政村有一个文化室。二是要建立公共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要通过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比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三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例如,近几年来数字化图书馆、博物馆的建设速度在加快。四是要明确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方面的责任,要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到各级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到政府的目标管理,纳入到当地的财政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