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市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文章来源:新华网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12月8日 09:40
2006年,对于百万榆树人民来说,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化进步都赋予了新的内涵,令人欣喜的是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投资24亿元的中粮玉米深加工、投资15亿元的吉粮玉米深加工、投资6000万元的铅笔厂、长春翔名脱水蔬菜、华飞绿豆酒等项目落地投产;禾丰方便米饭、大豆分离蛋白、德莱鹅业等项目正在续建;秸杆发电、秸杆饲草等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一些有实力、有信誉、乃至世界五百强的战略伙伴纷纷来榆树投资兴业,百年古榆迎来了项目建设的春天,一个崭新的"工业强市"正蓄势待发。
商家缘何瞄准榆树这方热土?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度的经济大潮中,人们探索着这样一个令人欣慰的答案。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组成的课题组,发布了"2006年度全国十佳节约型中小城市"、"2006年度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2006年度全国中小综合实力百强"三项评价结果,榆树市已进入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位于长、吉、哈三角中心的全国著名商品粮基地的榆树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农牧资源,这些农牧资源是榆树长远发展的优势和潜力,粮食总产量始终位居于全国县(市)前列, 2004年以来连续三年夺得全国十大产粮标兵县(市)殊荣,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粮仓"。畜禽总量不断扩张,猪、牛、禽分别发展到300万头、103万头和3480万只,东北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和生猪市场分别座落在五棵树镇和弓棚镇,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已支撑起榆树经济的"半壁江山"。园艺特产业不断提升,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5万公顷,总收入20亿元,增长11.1%。如何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这是榆树市各级领导研究和重点研究的课题,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立足农牧资源大上快上项目是榆树市促进粮食转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通过多渠道的宣传和推介,国内外的各大企业集团纷纷瞄上了榆树这块热土。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粮集团看中了榆树的玉米经济;四川四海集团盯上了榆树的生猪产业而建厂;上海汉德肉牛瞧准了榆树的肉牛经济;正在洽谈的秸杆发电项目正是看好了榆树的秸杆资源……农业已成为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榆树市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达到了128个,项目总投资82.5亿元。2006年新建、续建、扩建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生产加工型项目达80个,目前已形成了玉米化工基地、大豆生化基地、畜禽精深加工基地、蔬菜副食基地和沿江旅游基地,带动经济结构全面优化、经济质量快速升级。预计到了2006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任务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23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00元,比上年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4860元,比上年增长8%.
如果说丰富的农牧资源为榆树带来无限的商机,那么举全市之力精心打造的良好的投资环境更为榆树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为了彻底改变城乡面貌,市委市政府一班人抓住国家加大对公共事业投入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全力加快公共事业建设。两年来累计投资26.5亿元,构筑了榆陶、黑大、科铁"两横一纵"、方便快捷的国家一级公路骨架,村村通已达到99%;即将开工建设的榆树通往舒兰的铁路以及五棵树松花江码头,彻底打开了榆树通往外埠的水路、铁路、公路通道。同时为更好地给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举全市之力加快五棵树开发区和环城工业集中区建设,使两大园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对外窗口和招商上项目的重要平台以及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孵化器"。两区建设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受到了投资者的交口称赞。如今,落户两区的企业已达78家。
为了真正招来富商贵贾,榆树市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把加强软环境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吸铁石"。千方百计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环境。落实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农产品、土地、水电等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吸引投资。完善政府服务职能,发挥政务服务中心作用,有16个部门、30项审批权限进入政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加强跟踪服务,积极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投资者提供便捷、周到、满意的服务。向企业发放收费"明白卡"、"贵宾卡"和"接待卡",给企业撑腰壮胆;提出"开辟一条绿色通道、给企业戴上保护罩、谁破坏软环境就摘掉谁的乌纱帽"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全面营造了浓郁的亲商氛围。
为了全面提升城市崭新形象,打造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适宜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优美环境,榆树市实施以亮化、美化、绿化为主要内容的"靓丽"工程,搞好城市"美容"塑造城市形象。如今榆树高楼林立、鲜花锦绣、生态家园......大大小小的楼盘一个比一个精致、标志性建筑一个比一个美观、文化卫生教育等基础功能完备齐全。精心打造的"蓝天碧水工程",使408家企业及个体业户烟尘污染得到有效整治,全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由国家三级标准提升到二级标准;吉粮天裕、中粮生化、四海实业、天裕酒业等外埠投资企业以及市医院等公共场所都实现了污水达标排放。临街116家单位实现亮化、新建960处长米中心街灯光隧道、平面种植的花草、立体摆放花盆,迅速变化的居住条件给市民家居、出行、休闲增加了明亮、清新、安全,窄小的街路、漆黑的小巷已在市民记忆中消失。走在榆树市区,赏心悦目的是街路两旁绿树成行,小区绿地温馨雅致,休闲广场灯光闪烁......每个市民都可以从日益变化的水,日益增多的蓝天白云当中掂量出榆树对环境建设的力度,提升的是这座城市的内在形象,描绘的是中等生态食品经济城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