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部门正在酝酿中西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一揽子鼓励政策,目前政策已经基本成型,近期有望正式出炉。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鼓励政策将兼顾产业转出地和转入地两方,从土地、财税、保险、用工等多方面集合发力,引导加工贸易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攀升,以加工贸易企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境外转移日渐形成趋势,这也使得我国加工贸易增速持续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加工贸易产业留在国内,引导其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一揽子具体政策已经在酝酿中。
向海外低收入经济体转移和向国内中西部地区转移一直是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两条路径。而随着中国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提升以及东西部发展“落差”的缩小,产能向海外的转移规模必然加大。从长期来看,这是“腾笼换鸟”、释放要素、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过程。从短期来看,难免在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带来一些“阵痛”。另一个可能的负面效应是“产业空洞化”。因此,引导产业“西进”、防止外资“南逃”确实是当前非常重要的课题。这可以将和具体项目相关的经济活动、价值创造、工作岗位和税收等留在国内。
引导政策设计要着眼于降低制造成本这一关键目标,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具有刚性的情况下,应更多地考虑基础设施、产业集群、政策支持、制度成本、政商关系等因素。政策引导过程中要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并重。
随着加工贸易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入,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要求,将加工贸易的保税优惠体制主要给予那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行业,能够使得加工贸易体制在新的形势下发挥新的作用,将是未来全国性改革和管理体系完善的重中之重。
(原文摘自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