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批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具体政策首要一条是打造改革新高地。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的成熟改革经验,在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推进金融、土地、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规划一大亮点就是明确提出“带头发展新经济”。新经济具有集群效应,可以形成东中西部完整的产业梯度转移,并在产业迁移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具体政策首要一条是打造改革新高地。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的成熟改革经验,在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推进金融、土地、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开展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合作。
长三角城市群能第一个“试吃”,或与其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位置休戚相关。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唯一一个贯穿东中西部的纽带,在连通国家大通道和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区域人口和经济总量超过全国的40%,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经济具有集群效应,可以形成东中西部完整的产业梯度转移,并在产业迁移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安排,未来五年要建设19个城市群,分别为: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开放竞争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引导北部湾、晋中、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国务院在2016年2月和4月分别批复了《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5月份再次批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而据国家发改委透露,北部湾、中原等城市群规划已经被纳入年度工作安排。
长三角城市群在制度创新、产业分工等方面可以积累经验,为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的发展提供模板。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