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经济发展质量变优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12月20日 08:50
吕梁曾被国家列为全国最大的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在山西经济排序中靠后已数十年。近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大转变。2003年以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居全省第一,今年有望获得“四连冠”。地区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178亿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301亿元,年均增长14.9%,财政收入由23.2亿元增加到了60.08亿元,年均增长54.4%。
吕梁市委书记聂春玉说,到2010年,吕梁要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两个吕梁”,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已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8亿元,同比增长20.6%,到10月底已完成财政收入59.99亿元,同比增长19.02%。
吕梁矿藏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储量达1242亿吨。3年前,吕梁开始着力转变增长方式,在项目推进上抬高“门槛”:不是大项目不上,不是好项目不上,污染环境的项目不上,浪费资源的项目不上。吕梁市市长董洪运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吕梁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的目标,初步规划了100多个项目,数量不到“十五”期间的五分之一,但投资效益却会大幅增长。
近三年来,吕梁的煤矿个数从666个减少到456个,生产能力由1500万吨上升到4300万吨,机械化程度和安全设施得到强化;焦化企业由573户减少为103户,产能由1200万吨扩大到3400万吨,已成为山西省两大焦化基地之一;冶金行业有了产能达120万吨、年产值过30亿元的国家级大企业。太钢集团、西山煤电集团、兖州矿业集团等24户大企业纷纷落户吕梁,不仅带来了上百亿元投资,还带来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
作为资源型和欠发达地区,吕梁局部地区曾经污染严重。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绿色吕梁”和“宜居吕梁”的发展目标,今年启动了“万亩绿树环抱离石、万株大树绿化城区”工程和绿化工程,已绿化荒山4600余亩,新增绿地22.8万平方米。吕梁还下大力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修路和引水工程。目前,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746公里,高速公路达到157公里,有1684个行政村通了水泥(油)路。交通的方便激活了贸易,今年前10个月,吕梁完成进出口总额超过4亿美元,是去年全年的1.5倍,外贸总量居全省第4,增幅第一。今年11月28日,投资6亿元的横泉水库枢纽工程竣工。市水利局工程师告诉记者,横泉水库可保障吕梁山上4个县的城市生活及工业用水,还可提供农业灌溉用水1580万立方米,年产生经济效益1.4亿元。水库蓄水后形成5.5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可调节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自2003年起,吕梁从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入手,坚持脱贫与发展、富县与富民、借助外力和自力更生有机结合,以区域经济总体发展带动局部地区稳定脱贫,全力推进移民增收、整村推进、农民工培训和农业产业扶贫等增收工程,走出了一条“以工补农、以财扶农、以城带乡”的开放式扶贫新路子,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产生了历史性变化。从2003年到2005年,吕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15元增加到1991元,年均增长13.2%。近年来,吕梁初步形成了雁门关生态畜牧基地,优质谷子、优质杂豆、优质大豆、优质马铃薯等四大种植基地和以红枣、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带,劳务经济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致富渠道不断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