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襄樊三农8大亮点 劳务经济居前列新农村建设有声色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12月25日 09: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近8.4万人,培训就业率达9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10元,超年初规划110元;以谷城为典型的文明新村建设成为全省样板,多次受到省领导赞扬……岁末盘点,2006年襄樊“三农”亮点纷呈。
      21日,襄樊市委农办主任吴长华告诉记者,今年“三农”工作呈现八大亮点。农业方面,该市科学防治,先后战胜了小麦条锈病、稻飞虱灾害和局部旱灾,实现灾后大增产。预计全年粮食总产可达36.3亿公斤,同比增长10%以上,创7年来新高。农业机收作业面首次突破70%,水稻机插11.3万亩,同比增长20倍。生猪出栏可达410.2万头,首次突破400万头大关,创下1997年以来最高。
      农业产业化经营再上新台阶。今夏,国内大型龙头企业——江苏雨润集团年屠宰120万头生猪生产线在襄樊破土动工,明年投产后将填补该市肉类精深加工空白,成为全省最大的肉类综合加工企业,可带动50万农户“订单养猪”。该市还在全省市州中率先成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公司,开启了农业产业化制度保障的先河。
      新农村建设方面,襄樊市力度大、效果好。今年,该市共争取国家、省两级农村沼气计划3.8万户,占了全市数十年来已建沼气总量6万户的63%,是全省沼气项目安排最多的市州。85个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力度空前,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分别精减44%和57%,乡镇直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
      农民增收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效显著。今年,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3501元以上,同比增长9.7%,其中人均务工增收200元,占增收总额的2/3。前三季度,该市就培训农村劳动力9.2万人,提前完成了省定8万人培训计划,全市劳动力转移总人数同比增加11万人,增长22%。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