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不平静的天空——2006武汉航空市场回眸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12月25日 09:48
      就在本周,将有2架波音737飞机,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西雅图飞抵武汉,加入南航湖北分公司的波音机队。紧随其后,二架ERJ145喷气式支线飞机,也将在一周内抵达武汉,成为东航武汉公司的新成员。
      2006年,是武汉航空市场不平静的一年。
      利好引爆竞争热情
      10月19日,民航总局宣布,将武汉作为全国航空运输综合改革试点,开放武汉航空市场,投资1.5亿元建设武汉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5000万元用于武汉机场A380备降改造项目等。民航总局还与湖北省初步商定,共建神农架机场。
      这个利好消息,引爆各家航空企业的竞争热情。12月1日,久别武汉的四川航空公司重返江城,开飞武汉—重庆航线。12月6日和7日,山东航空公司开通二条经停武汉的航线,济南—武汉—昆明和青岛—武汉—三亚。12月8日,云南祥鹏航空公司作为武汉天河机场第14家航空公司,开通昆明—武汉航线。12月11日,东星航空再新开武汉—天津和武汉—重庆二条航线。
      业内人士分析,武汉作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城市,近年航空客流持续上升,今年10月底已过500万人次,年内过600万没有问题。“经济发展和试点城市的宽松政策,将使武汉航空业进入新竞争时期。”
      基地公司再布新阵
      5月,武汉第三家基地航空公司———东星航空甫一开张,就开飞武汉至广州、深圳、西安、海口等多条主干线,使一度平静的武汉航空市场又现波澜。有消息称,东星航空以低价旅游线路开道,其中深圳航线一个月带走另一同行三成客人。
      新入者跃跃欲试,基地航空公司也颇感压力,紧急重新布阵。
      10月26日,东航武汉公司总经理赵玉华透露,明年中期前,将有五架ERJ145喷气式支线飞机到汉,用于开拓中部市场,几架停飞的支线飞机也将重新启用。
      他们计划,在巩固原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干线市场基础上,织就以武汉为中心的中西部区域航空网络。这其中既有已开通的重庆、南京等地,也有尚未通航的中西部其他省会城市,如合肥、银川、西宁等。
      赵玉华认为,天河机场客流今年以30%幅度增长,东航十分看好当地航空市场发展,将会投入更多运力、资源进行培育。
      11月8日,另一基地公司南航湖北分公司,则由集团总部出面与省政府签署框架协议,宣布共同打造武汉航空枢纽。内容包括扩大武汉至全国的通航点,增加武汉与国内各主要城市的直达航班密度,开拓新的国际航线等。
      这一框架协议,已落实在南航最新航线计划中。南航湖北分公司市场部经理吴国翔介绍,明年7月前,该公司将再进五架波音737系列飞机,使总运力达到20架。在航线上,除加强干线市场外,还将新开日、韩、东南亚等国际航线,加大杭州、厦门、南京、重庆、成都等航点密度。
      “天河”奔向航空枢纽
      东航武汉公司总经理赵玉华认为,更多公司加入竞争,密布航线,对武汉航空枢纽建设十分有益。
      据介绍,枢纽机场的主要特点,是网络密集,中转方便,干支线呈轮毂型合理分布,中转客人占到总客流量的30%至40%。
      从目前状况看,天河机场主干航线,如武汉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占到三大基地航空公司客流量的50%左右,收入占比更高。相比之下,支线不但航点少,而且航班稀。天河现有中转客人仅1万余人次,占总客流量的1/500。
      业内人士估计,明年起,各航空公司对重庆、南京、恩施等中西部航线的增开和加密,及武汉成为航空试点城市后,重获航班经停资格,将有利于增加武汉的中转客流,平衡干支线比例。
      采访中,各航空公司都希望在未来激烈竞争中,政府及机场能提供有利条件,吸引更多乘客来到武汉。他们同时希望,建设中的第二航站楼,能提前考虑针对中转客人的专用设施,如指示牌、中转隔离区、配套服务设施等。
      据最新统计,今年11月,天河机场航班量同比增长率高达40%。截至11月底,该机场今年已累计起降航班60679架次,同比增长了28%。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