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瓶颈促跨越 铁路发挥优势服务四川经济建设
文章来源:新华网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12月29日 09:20
四川人口密集,是西部人流、物流最活跃的地区。作为一个经济大省,每年都有大量的各种物资进出四川,而铁路则义不容辞地担负着进出川物资的主要运输任务;作为全国头号劳务输出大省,每年春运上千万川籍农民工要乘坐火车外出打工创业。由于地形复杂险峻,加之四川资源型经济占的比重大,因而对大运量、低成本铁路运输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四川的经济社会要加快发展,离不开铁路这一强大的运力支撑。
2005年3月18日,成都铁路局撤销了成都、重庆、贵阳三个铁路分局,实现了对近百个站段的直管。1年零9个月过去了,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是否显现出其应有的优越性?是否为四川的“经济强省”战略点燃了新的助推“引擎”?
近日,记者拿到一组数据:2006年前11个月,四川省通过铁路发送的货物达到6681.3万吨;通过铁路发送的旅客达到4737.6万人,分别以超过2004年同期50.1万吨和687.3万人的较大增幅,双双刷新了成都铁路局建局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与此同时,四川省今年的GDP预计较2004年提高25%,正朝着省委省政府确立的跨越式发展目标阔步前进。
以内涵扩大再生产释放运输潜能,巧烹“少米之炊”
当前,四川省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增长期,运输需求十分旺盛,运量增长潜力很大。然而由于地处山区、历史欠帐多等原因,铁路进出川较为困难,境内铁路货物请求车满足率长期徘徊于30—40%,同时四川开往省外的一些旅客列车也常年“一票难求”。如何有效缓解铁路运输能力与运输量不相适应的矛盾?成都铁路局审时度势,毅然决定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来释放运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运力资源,提高运输效率,竭尽全力满足四川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要。
不断增强调度指挥系统的科学合理性是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重要途径。铁路实施路局直管站段新体制,减少了运力配置的中间层次,使调度指挥工作更为直接、灵活、高效。去年“3.18”后,成都铁路局撤消了原成都、重庆、贵阳3个调度所,成立了新的运输调度指挥中心,彻底打破了原分局区域限界。该局调度总长魏平介绍:“仅周时压缩一项,成都局就比铁道部下达的计划指标日均节约车辆912车。按照部定每天每车81元计,将节省车辆占用费73872元,全年预计节约2696万元。”
他们合理调整空车排送,优化管内车流径路和列车运行图,严控装、运、卸、排各个环节,不断提高重载列车的开行数量和质量。目前,川黔线开行的货物列车由以前的14对增加到16对,其他各线的通过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提高。今年前11月,该局货物列车平均总重为2848吨,每一列比2004年多运57吨。
尽量组织成组成列装车,减少途中解编工作量,加速机车车辆周转。目前,该局每天开行始发直达列车近30列,开行5辆以上成组装车200组,直达列车和成组装车的装车比例占全部装车量的近30%,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同时,今年该局日均装车达到6481辆,比2004年多装389辆,创下历史新高,从而标志着该局的日装车数量步入持续高水平阶段。
我国西部重要的钢铁基地——攀枝花钢铁集团,是全国的500强大型企业之一,每年通过铁路运进原材料800多万吨,其生产的400多万吨钢材,有85%以上是通过铁路运往全国各地进行销售。在5月底,攀钢集团装车需求量从以前的日均150辆一下子猛增到190辆,成都局调度所立即从成都、西昌等地区迅速调集车辆,使大量的平板和敞车很快就源源不断地进入了攀钢近70公里的8个主要装车点。攀钢运输处王志刚处长会感慨地说:“铁路为攀钢开辟了绿色通道,使我们的钢材一路顺畅,迅速地到达全国各地!”成昆线也被称为攀钢的“生命线”。
他们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全面实施线路大修、平交改立交工程;加快对广元、达州等铁路运输分界口的扩能改造;近4年来,投资100多亿元进行大规模设备整治,更换管内干线木枕300余万根,总延长1642公里,相当于重新铺就3条成渝铁路。同时,加快推进车辆更新换代,广泛应用高新技术,目前,该局电气化铁路已占全局营业里程的84.8%,占全路电气化铁路总里程的21.2%,电气化为四川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电翅膀”。
全面融入经济社会打好服务牌,实现“路地双赢”
新体制下,成都铁路局党政领导在各种场合强调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牢固树立服从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意识、服务于四川经济建设的大局意识,积极促进铁路与地方的共同发展。”
为此,去年“3.18”后,成都铁路局与四川省经贸委建立了运输协调委员会,共同确定钢材、“三农”、防洪抢险、军事运输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在运力上给予优先保证。该局除定期走访省政府,听取他们对铁路运输的要求外,还定期深入到重点工业企业,调查货源,征求意见和建议,全面加强与四川各省市地方政府和重点工业企业的沟通联系。今年前11个月,成都铁路局发送重点货物11466.8万吨,比2004年同期多运851.9万吨,其中攀钢、东方电机、长虹、五粮液等38家四川重点支柱企业货物运量达到了5776.5万吨,同比增长2.9%,保证了重点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川省是农业大省,存在着大量经济落后的县乡镇。成都铁路局以做好春运工作为重点,带动了出外打工热,农民外出打工已成为他们增加家庭收入的一条主要途径。每逢春耕时节,该局都要重点确保种子、化肥、农药等春耕物资的运输,确保支农物资不误农时。“采茶专列”、“山货专列”、“蔬菜专列”等“农”字头列车正推动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精美的石头能换成美元,铁路运输的‘点石成金’功不可没。”成昆铁路旁的米易县经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花岗石产业年收入超过3000万元,有近5万农民因此脱贫致富。
铁路不仅是连结城乡经济建设的纽带,而且是连结民族、旅游文化的纽带。四川省民族多样、地貌复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为了吸引省外民众对四川的关注,扩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成都铁路局积极参与四川的旅游资源开发,有针对性地开行旅游专列、精心打造各条运输线的旅客列车和车站,使各次列车和每个车站成为传递四川文化的使者、连结东西南北的金桥。
今年7月份以来,四川遭遇罕见高温伏旱天气,群众受灾严重。成都铁路局除全力抢运抗旱减灾物资外,在四川省政府的要求下,精心组织8趟“棉农专列”,搭载1万余名受灾群众赴新疆采棉务工。两月后,采棉工们带回现金收入2000多万元。
确保铁路行车的绝对安全是服务四川经济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今年以来,成都铁路局大幅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在全局客运系统中认真开展了防范旅客意外伤害专项整治活动,采取强力措施确保客车绝对安全;启动“把行人当亲人”工程,初步形成了防止路外伤亡工作系统,以减少旅客、行人意外伤害事故的实际行动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坚持全面融入经济社会打好服务牌,使成都铁路局今年圆满完成了“2006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以及省级各种招商会、展览会、专特运、重点项目建设等铁路运输任务,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新建大能力新通道优化路网布局,造福全川人民
相信今年5月1日成都市民的眼球都曾被同一事件所吸引,那就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成渝城际列车经铁道部批准正式开行。其凭借安全、快捷、价廉等优势很快成为了今夏直至今天成渝两地许多旅客的出行首选。遂渝铁路通车,拉近了成渝两地的距离,密切了两地的联系,同时也催生了以“成渝经济带”为核心的大西南经济圈。而这,仅仅是已经掀起的四川铁路建设新一轮高潮中的一个剪影。
中国的西部在崛起,西部的四川在腾飞。
四川现有的铁路运输能力已滞后于四川的经济发展速度,铁路运输的“瓶颈”制约了这一西部大省的展翅腾飞。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出川铁路大通道,是从根本上改变四川铁路运输落后面貌的有效途径。加快四川铁路建设,不仅能够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能够加强西北地区与西南、华中地区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形成自西北经西南到东南沿海最便捷的大能力出海通道,对增进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实现东西部地区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5年4月2日,铁道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签署了《关于四川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谈纪要》。《部省纪要》是一份关于加快四川铁路建设的历史性文件。《部省纪要》确定,加快实施达成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襄渝铁路增建二线、成昆铁路成都至燕岗增建二线、成都集装箱物流中心、成都新客站、枢纽相关联络线以及机车车辆检修基地等工程;《部省纪要》确定,绵阳—成都—峨眉城际客运专线和峨眉至宜宾铁路纳入《铁路“十一五”规划》;《部省纪要》还确定,铁道部和四川省共同建设隆昌至黄桶铁路、乐坝至巴中铁路。
四川铁路的这些项目加上铁路在西南的“十一五”项目完成后,以成都为中心,往长江三角洲,有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和大能力的沪汉蓉货运大通道;往西北,有兰渝铁路便捷地连接西北与西南;往珠江三角洲,有贵(阳)珠(海)铁路连接的出海大通道;往印度洋,有成昆铁路连接大(理)瑞(丽)铁路形成的出海大通道。历史上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出名的四川,将形成四通八达的出入川大通道,四川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将真正地实现大进大出。四川人民盼望千年的人便其行,物畅其流的夙愿将成为现实。
《部省纪要》中涉及的成都铁路枢纽相关扩能改造,包括四大部分:建成全路第一个科技含量最高的双向六级路网性编组站———成都北编组站;建成全国最大的,具有通关功能的,50年不落后的集装箱物流中心;修建一个集各种运输方式于一体,乘客零换乘的现代化新客站;建设大型的机车车辆检修基地。这些项目完成后,四川铁路将彻底解决枢纽这个“点”上能力不配套的问题,干线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四川与东部沿海和国外物资交流的大进大出。届时,旅客不用出站,就可以在成都新客站换乘火车、汽车、地铁。《部省纪要》为四川人民描绘出未来交通的美好前景。
铁路在西南的交通枢纽地位与四川引领西部经济发展的态势不谋而合,四川铁路建设宏伟蓝图的实现,将极大的缓解铁路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四川铁路即将以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区域路网布局更加完善的崭新形象展现在世人眼前。
可以这样理解:四川铁路修得越多,四川人民迈向小康社会的步伐就越快,离实现四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目标就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