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湖南实施“5+3”战略 助推中部崛起
文章来源:中国交通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12月30日 10:16
      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包括湖南在内的中部六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温家宝总理指出,“中部通则全国通,中部活则满盘皆活”。湖南地处我国中部地带,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既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能源、原材料和制造业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物资和产品集散交换中心和交通枢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湖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回眸
      “十五”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期,经过不懈努力,湖南省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11亿元,年均增长15.1%,是“九五”期的2.15倍,湖南的交通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高速公路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五年共建成高速公路954公里,湖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03公里。目前,全省在建高速公路1200多公里。省会长沙与11个市以高速公路相连,省域“一纵四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成形。高速公路的发展,不仅显著提高了运输能力,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强了运输安全性,节约了国土资源,而且有效地促进了湖南省投资环境的改善、产业布局的优化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显著地提升了全省整体竞争力。
      路网进一步改善。通过大力改造干线公路,湖南5年共新增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3047公里,全省公路总里程达88200公里,列全国第五位;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及等级公路里程分别达7496公里和45801公里。完成了境内国道320线和319线的文明样板路建设。洞庭湖大桥及其他6座洞庭湖区畅通工程桥梁建成通车。全省各县(市)与市(州)间基本实现以二级以上公路相连,干线公路技术等级与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5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12亿元,是“九五”期的4.3倍。“十五”后三年,随着国家实施“让农民兄弟走上沥青(水泥)路”战略,湖南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十五”期间共完成县乡公路改造10236公里,建设通村公路14347公里,新增通沥青(水泥)路乡镇757个、建制村3916个,全省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和92.7%的建制村通公路,79.6%的乡镇和30.6%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十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之大、增长里程之快、经济社会效益之好前所未有,成为交通发展的亮点,是直接惠及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港口、航道建设继续发展。五年相继建成投产集装箱、原油、矿石、煤炭等专业化码头泊位59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17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425万吨,分别是“九五”期的2.8倍和4.25倍。到2005年年底,湖南省通航里程达11968公里,列全国第三位,其中等级航道4215公里,四级以上航道906公里。全省形成了以洞庭湖为中心,湘江、沅水为重点的航运体系。
      交通建设筹融资成效显著。5年共争取中央投资92.42亿元,是“九五”期的2.9倍;到位国际国内金融组织贷款293.1亿元(其中国际金融组织贷款14.3亿元),为“九五”期的3.38倍。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建设,通过财政投入、取消通行费免征车、重点工程税费减免等措施筹集资金加快建设。全省交通规费、通行费征收年均增长6.42%和29.72%。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在2003年的深洽会、2004年的湘洽会和2005年的港洽周上,湖南共签订高速公路特许建设经营合同10个,投资协议3个,引资额达510亿元,建设里程1130公里。
      规划
      据湖南省交通厅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期间,该省将实施交通发展战略,归纳起来就是“5+3”。“5”是“五件大事”:第一,投资1010亿元,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到“十一五”末,3条国道主干线和1条西部大开发省际通道湖南境内段全部建成,基本建成该省“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中的“三纵六横”,通车里程达到3500公里。实现省会长沙和其他13个市州全部以高速公路相连,基本实现相邻市(州)间以高速公路直接连通。该省基本建成与相邻省份间的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实现省会长沙到所有相邻省份的省会城市一日到达。
      第二,投资292亿元,新改建6000公里国省道干线公路。实现市州到县(市、区)全部通达二级以上公路,高速公路与沿线县(市、区)以二级以上公路连接,与相邻省份的主要省际通道基本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便捷连通省内主要旅游景点。
      第三,投资324亿元,推进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新改建11万公里农村公路,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第四,投资76亿元,建设湘江、资水等水运主通道,加快港口结构调整步伐,适应水运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要建好“一条航道、两个枢纽、三个港区”。“一条航道”指洞庭湖区益阳至芦林潭航运建设工程,“两个枢纽”指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和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工程,“三个港区”指长沙霞凝港区工程、岳阳淞阳湖港区工程及湘潭河西中心港区工程。建成全省水上安全搜救及重点水域安全监管体系。
      第五,投资33亿元,建立和完善高速运输服务网络和农村客运网络,80%的乡镇基本建有等级客运站,80%的建制村建有招呼站或候车亭,农村客运班线乡镇通达率为100%,建制村通达率达88%以上。初步建立起与全省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发展相适应的,集仓储、停车、候车、服务于一体的高速、便捷的运输网络,充分发挥湖南省公路运输潜能。以上5件大事,投资总规模达1735亿元。“3”是“三项建设”:一是抓好交通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二是树立一个形象,展示行业风貌;三是建好一个新区,让干部职工安居乐业。
      “5+3”体现了公路与水路交通的结合,行进交通与固定交通的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湖南交通运输网络。“5”和“3”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到“十一五”末,湖南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里程和技术标准将达到中部地区先进水平,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总量和总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公路、水路运输紧张状况全面缓解,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状况全面改善,基本建立起服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综合运输网络与运输市场体系。
      实战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湖南省交通厅为开好局、起好步、确保“5+3”目标的实现,积极与各方协调,充分调动省直各相关部门、各市州政府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修路架桥,造福百姓,打造和谐交通。他们分别制定了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工作的管理办法,通过办法、制度来管人管事,规范行政行为。在交通建设全过程中严把质量、安全、资金和廉政关。在队伍建设上,一方面通过竞争上岗,干部交流,以阳光的方式用好干部,为实现“5+3”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要求全省每一个交通人既勇当开路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又甘当“铺路石”,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乐于奉献,不怕牺牲,树立交通人的良好形象。
      经过努力,湖南交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进展。2006年,该省将超额完成200亿元的年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新开工了吉首至茶洞、衡阳至邵阳、湘潭至衡阳西线、宜章至凤头岭等4条高速公路。改造县到乡镇公路1719公里,超年度目标38%;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通畅工程20054公里,超年度目标101%;通达工程3666公里,超年度目标8%。洞庭湖畅通工程进展顺利,茅草街大桥、湘阴临资口大桥建成通车。农村客运站建设年内已建成客运站160个,在建333个。株洲航电枢纽全面建成投产并被交通部评为“示范工程。”尤为可喜的是,整体上看,“5+3”目标已深入人心,干部队伍精神状态较好,工作氛围较好,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取得新成果。
      目标
      2007年是“十一五”重要的一年,湖南省交通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8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155亿元,路网改造45亿元,农村公路建设70亿元,客运站场和水运建设各5亿元。
      湖南省交通厅按“三个管理办法”明确的前期工作责任主体,充分调动各类项目责任主体的积极性,如期、有序地完成项目的前期工作。充分利用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进一步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对湖南省交通建
      设的支持。继续强化交通规费征收,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特别是县市政府的积极性,争取其加大对交通规费征收工作的支持力度,增加规费收入。同时,进一步争取政府对交通建设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交通建设投资总规模将达1735亿元。到2010年年末,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9.5万公里,5年新增6800公里;高速公路达3500公里,新增210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14700公里,新增7200公里。全省改造县际及县到乡镇公路8300公里,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7.6万公里。等级公路所占比重由“十五”末的52.6%上升到65.5%,二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由8.5%上升到16%,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4.9公里。全省航道里程达11968公里,其中二级航道达到161公里、三级航道达到631公里;港口达到106个、泊位达到1645个。全省道路运输信息管理服务中心达到7个,县级以上一级客运站达到39个,新增17个;二级客运站达到160个,新增52个。
      起步亮高招 开局满堂红
      熊建民
      高速公路绚丽多姿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是丰收之年,更是胜利之年。湖南省高速公路系统干部职工精诚团结,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绩。一是工程建设任务完成较好。2006年列入计划的在建项目13个,建设总里程1242.77公里。全年完成工程建设投资115.014亿元。二是项目前期工作加速推进。他们开拓性地试行了项目代理业主制、项目设计监理制和项目过量储备制,长浏等15个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为实现“十一五”末3500公里通车里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运营管理成效明显。预计全年完成通行费征收38.41亿元,比2005年净增3.15亿元,同比增长8.93%。四是筹融资和经营开发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五是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文明建设等工作协调发展,硕果累累。
      湖南高管人将紧紧盯住“一个目标”(实现3500公里通车里程),重点抓好“五项工作”——着力抓好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前期工作、着力搞好资金筹措、着力加强运营管理、着力促进经营开发;突出“一个主题”——构建和谐高速公路;抓住“一个关键”——搞好党风廉政建设,集全局智慧,举全局之力,努力促进高速公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水运建设步伐加快
      2006年,湖南省水运建设完成投资5.2亿元。株洲湘江航电枢纽及配套的衡山港千吨级泊位建设工程顺利完工,常鲇航运建设工程和长沙港主枢纽霞凝港区二期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并试投产,岳阳港城陵矶老港区3个2000吨级泊位改扩建工程基本完工,湘潭港铁牛埠港区3个千吨级泊位建设工程完成主体工程并投入试生产,湘潭港河西中心港区3个千吨级泊位建设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至2006年年底,湖南省通航里程达11968公里,占全国航道总里程的8.5%,居全国第三位,其中高等级航道610公里;年货物吞吐量1万吨以上的港口有105个,其中年吞吐量100万吨以上的港口有11个;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1616个,其中靠泊能力1000吨级以上的52个。
      近几年来,湖南省一直把运力增长作为促进水运发展的突破口,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运力发展的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继续实行并完善既定的优化水运经营环境的措施,出台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水运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一方面继续落实扶持大型化、专业化船舶发展策略,鼓励新建、改造、引进船舶;另一方面遏制船舶无序流动,整治“大船小证”行为,严禁乱罚款、乱收费,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改进工作作风,促进了运力规模进一步壮大、运力结构进一步改善。
      运输管理达标创优
      2006年,湖南运管部门在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全省开展了运管机构“达标创优”建设,促进队伍建设,搞好队伍素质培训,强化行政执法管理工作的力度。
      一年来,该省运管系统探索了行业管理的新办法,提高了行业服务的整体水平。全省暂停了客运许可工作,实行了进站登记制度,探索了旅游运输和车辆技术管理的新办法。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了新农村客运网络建设工作,对全省农村客运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探索了农村客运的许可、管理、发展、优惠政策等,新农村运输网络建设得到全面启动和快速发展。
      今年,湖南省运输管理局还培育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驾培、维修市场,并做好相关基础工作,积极维护了内部稳定。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