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国际产业调整转移新机遇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1月8日 09:01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服务贸易、服务外包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其中金融、保险、物流和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更是成为转移的重点。与此同时,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环节,也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主要内容。发达国家不仅要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组装环节继续转移出来,而且正在将配套的零部件生产、物流、营销甚至大部分研发活动等通过项目外包和业务离岸化等方式向外转移,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和本地化趋势更加明显。国际产业调整转移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为我们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以及国内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以往的实践情况看,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及其外商投资的增加,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作用越来越突出。“十五”期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工业产值的比重高达44.9%;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年均增长34%,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5.1%。积极承接和参与国际产业调整转移,不仅带动了全球生产链条向我国的快速延伸,使我们能更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而且还促进了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的建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几年不少地区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发挥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推动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了我国在一些高新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还要看到,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成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是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电冰箱和手机消费国。预计到2010年,我国国内市场规模将超过4万亿美元,当年进口将超过1万亿美元。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是吸引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重要有利条件。
当然,把握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宝贵机遇,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比如,目前全球的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已占60%以上,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流向服务业。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加快发展我国服务业,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能力,就是应抓紧研究的问题。
又如,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一直是推动全球产业调整转移的主要力量。有数据显示,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60%、国际投资的90%、国际技术转让的80%和研发活动的90%。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向和方式,不仅主导着全球产业调整转移,而且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全球分工体系。而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调查,我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的首选地。如何把跨国公司在世界产业调整转移中的作用与我国的已有优势结合起来,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再比如,在世界产业调整转移趋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招商引资工作如何突破仅仅围绕传统加工业展开,为承接以服务贸易、服务外包、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环节的转移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转移做好准备,也需下大力气探索。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宝贵机遇。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项要求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引导企业把握机遇,乘势而上。要在具体的贯彻落实工作中,努力把承接与参与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转移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结合起来,与提升国内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利用外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引进外资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把转移的重点转向高技术产业、高端制造环节、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节能环保产业,鼓励外商投资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与此同时,要根据产业转移趋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状况,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出口,扩大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并增强国内配套能力。
顺风而呼,因时而行。越来越多的经验说明,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壮大往往都与顺应形势、捕捉机遇分不开。面对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转移,我们每个地区、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不能错失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