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玉在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金融业要为中原崛起当好支撑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1月16日 09:19
“河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既离不开各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也给全省金融业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我省金融业要努力做大做强,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原崛起提供坚强支撑。”1月15日上午,省长李成玉在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明确要求。
这次座谈会总结了2006年全省金融工作,表彰奖励了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金融机构,研究部署了2007年的金融工作。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副省长史济春、刘新民、张大卫,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卢大伟出席会议。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河南证监局、河南保监局等单位和金融机构就2006年工作情况和2007年工作安排作了汇报。
会上,省政府对省农发行、省农信社等单位给予了表彰和奖励。
金融机构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积极支持
李成玉首先“点评”了2006年全省金融业发展情况。他说,2006年全省金融机构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努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存款、贷款稳定增长,尤其是省农发行贷款投放量位居全国第一,省农信社存款、贷款余额、增加额均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省光大银行、兴业银行贷款增加一倍以上,有力地支持了我省工业、农业、城镇化和重点项目建设。另外,助学贷款、小额贷款等执行得比较好,走在了全国前列。二是金融资产质量不断提高,金融系统整体效益明显提升,利润同比增长4.6倍。三是资本市场活跃,有6家企业在香港、新加坡上市,2家企业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
四是信托、保险业有了大的发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五是金融证券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风险控制得比较好。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李成玉也提示大家,与河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比,与我们要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前列的要求比,我省金融业的发展还不十分理想。目前,全省金融机构发展还不平衡,总的来说,地方性金融机构各项指标好于全国性金融机构,股份制银行好于国有商业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上,一些金融机构积极主动,不断创新,努力实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与壮大自身实力的“双赢”,也有一些金融机构工作缺乏紧迫感、主动性,与全省快速发展的节奏不相适应,希望这些单位要自我加压,奋力赶上,努力为我省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金融机构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
“金融与经济唇齿相依,没有繁荣的金融,就没有快速发展的经济,没有健康发展的经济,也不可能有繁荣的金融。”李成玉说。
李成玉指出,金融机构要看到差距,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处,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推进营销创新,努力增加信贷投放,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总行严格监管的形势下,各金融机构既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发展,或被动地规避风险,以防范风险为借口影响发展;也不能单纯追求发展而不防范风险,以增加风险为代价谋取暂时的繁荣,影响金融业的稳定发展。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和项目,敢于在竞争中找客户、抢市场、破难题、谋发展。既要支持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项目,又要善于发现、大力支持那些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项目,在发展中壮大自己、提高经营效益。各家银行从年初开始就要积极做工作,向总行汇报沟通,争取增加对我省的信贷规模。要积极研究国家有关政策,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减少贴现贷款比例,增加有效信贷投放。
积极引导加强服务做大做强河南金融业
“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河南的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面临着加快发展的任务,金融业要努力做大做强,在三产发展中起到先行作用。”李成玉说。
李成玉指出,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金融业改革发展面临着更多机遇。我省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加快发展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做好服务,努力推动我省金融业做大做强。要积极引进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到河南落户,营造更加开放、充分竞争的现代金融市场。要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国家政策剥离不良资产,减轻负担,轻装前进。要整合省里各种投资公司,做大地方投融资机构,争取组建地方银行。要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争取更多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要发展壮大期货市场,加快郑州商品交易所新品种上市节奏。要扩大地方政府与银行的合作关系,加强信息沟通与联系,为银企共同发展创造条件。要树立信用至上的发展理念,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