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西藏政府去年投入28.38亿 25万农牧民乔迁新居
文章来源:新华网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1月17日 09:45
    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西藏各地市投入28.38亿元,完成了4.7万户农牧民安居工程新建和改建,25万农牧民住进了新居。 
    这其中,不仅有生活在青藏高原最高处的阿里地区农牧民,“西藏江南”林芝的农民,也有生活在藏北无垠草原上的那曲牧民。 
    “怎么也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能住上让城里人羡慕的44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西藏堆龙德庆县古容乡加入村的村民洛桑扎西说。有了这栋“豪华”的藏式楼房,洛桑扎西也开始像城里人一样,喜欢白天呆在自家的一楼,吃饭、聊天,晚上到二楼的某间房睡觉。 
    现在,西藏农牧区随处可见石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跟拉萨城里的居民住宅一模一样。“2001年,我第一次来西藏的时候,看到农民的房子都是用土坯和木头建造的,绝大多数为外墙白色的平房。”来自北京的刘文说。这位酷爱旅游的年轻人说,他2006年骑着自行车从北京再一次来到西藏的时候,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西藏农牧区和城市的差别越来越小了。 
    这得益于西藏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农牧民安居工程”。这项工程旨在改善农牧民的居住条件,其重点为游牧民定居、地方病搬迁和农房改造。这场声势浩大的工程将惠及占西藏人口绝大多数的农牧民群众。 
    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向巴平措说:“要力争用5年的时间,使全区80%的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住房。”这个数字相当于21.98万户、100多万西藏农牧民。 
    更为重要的是,修建私房这种“自己家”的事情,如今在西藏变成了一种政府行为,这着实让农牧民开心不已。这场有史以来西藏规模最大的改善农牧民住房条件的工程,以“政府扶一点、援藏帮一点、银行贷一点、群众筹一点”的方式,最大程度降低了农牧民群众建房成本。从普通农牧民家庭到绝对贫困户,补助标准从1万元到2.5万元不等;以“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宜迁则迁”的原则,尊重农牧民群众的选择,尊重农牧民群众的生活习惯。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