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长沙北拓:触角延伸到洞庭湖 做强长株潭城市群
文章来源:潇湘晨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1月23日 09:35
       向北三十公里 将长沙触角延伸到洞庭湖
     向北挥师30公里将长沙做到洞庭湖,将长沙打造成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火车头,眼下正在成为热议话题。
      本月初,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富泉、开福区区委书记赵文彬、长沙市商务局局长杨懿文、湖南区域经济学专家朱翔教授等参加的“大城北建设战略座谈会”在开福区举行。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均认为,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基础上,沿湘江北去的方向北拓,将长沙发展触角延伸到洞庭湖南岸,是长株潭城市群承载“中部崛起引擎”、湖南“3+5”城市群抱团发展的战略之举。
      长沙触角延伸到洞庭湖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开福区区委书记赵文彬谈到这样一个观点:“向北挥师30公里把长沙做到洞庭湖。”长沙市商务局局长杨懿文也向本报表示,“北拓到洞庭湖后,长沙才真正成为通江达海的城市,融入通江达海的经济网络,长沙经济也将由内陆经济过渡到蓝色海洋经济。”
      把长沙触角延伸到洞庭湖南岸的观点认为,通过大手笔建设一个新长沙,囊括现在的开福区以北包括望城北部、长沙县北部和岳阳市所辖的湘阴县全境及汨罗市南部的整个区域,使长沙融入长江经济带,与环洞庭的岳阳、常德、益阳共同营造湖南经济发展的强大增长极。
      赵文彬分析,整个中国经济圈布局主要是沿京广线和长江黄金水道发展,通过北拓战略,可以使长沙的发展拥有更大水系支撑,增加一个面向长江的口岸,促使湖南真正融入长江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的川渝经济圈和下游的长三角经济圈实现对接,获得新一轮发展的优质资源,赢得跨越发展的主动权。
      湖南区域经济学家朱翔教授认为,长沙北拓有先天条件,并符合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在朱翔看来,长沙以北地区为湘江下游和南洞庭湖,多为滨江滨湖平原地带,可为发展工业和建设城市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湘江与莱茵河颇有相似之处,莱茵河便利的水运条件和工业生产所需的水源,成就了影响世界经济的德国鲁尔区。”
      做强长株潭城市群
      “长沙北拓将营造湖南经济发展强大增长极,有力推进湖南‘3+5’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施。”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富泉这样认为。
      “‘南融’、‘北拓’两者并不矛盾,北拓做强长株潭城市群,长株潭一体化可水到渠成。”张富泉认为,长株潭城市群不能等同于长株潭一体化,前者是“3+5”,即以长株潭城市为中心,1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的城市群,与武汉“1+8”城市群、郑州“1+8”城市群是一个级别上的竞争,而后者只是长株潭3座城市经济一体化。
      “如果仅拿长株潭一体化与中部地区的武汉‘1+8’城市群、郑州‘1+8’城市群去比,我们是自甘落后、作茧自缚,在中部地区城市群竞争中,还没有上阵就承认败下来。”赵文彬形象地说。
      张富泉特别指出:“长株潭一体化和‘3+5’城市群建设,都是必然的;问题在于是用战略家的大气魄搞统一规划开发,还是划地为牢、分散分割开来小打小闹?前者一张蓝图绘到底,便于土地综合利用,经济功能互补,推进新型工业化;而后者极易造成城不城、乡不乡、镇不镇的混乱状态。”
      长沙同周边的特大城市呈“3581”格局,即北距武汉300公里,南距广州500公里,西距重庆500公里,东距上海1000公里。若长沙在近10-20年内不能发展为与周边城市具相当规模、并驾齐驱的特大城市,将缺乏一个特大城市增长极,形成中部地区协调互动机制的障碍与中心城市“节点传导效应”的断裂,“在10-20年内打造一个上千万人口规模的中心城市长沙城,规划建设新城势在必然。”张富泉说。
      一个梦想的开始
      向北挥师30公里把长沙做到洞庭湖!
      殷殷期盼。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富泉:“北拓做强长株潭城市群,长株潭一体化将水到渠成。”
      振聋发聩。开福区区委书记赵文彬:“如果仅拿长株潭一体化与中部地区武汉‘1+8’城市圈、郑州‘1+8’中原城市群等中部地区城市群去竞争,我们是作茧自缚。”
      声如洪钟。长沙市商务局局长杨懿文:“北拓到洞庭湖,长沙才真正通江达海。”
      条分缕析。湖南区域经济学家朱翔教授:“长沙北拓有条件且符合城市经济发展规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指出:“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为重点,形成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城市群,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以长株潭为中心,以一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的‘3+5’城市群建设。”
      南融,还要北拓;南融需要北拓;北拓是顺势而为!
      向北挥师30公里直抵湘江下游南洞庭湖,圆长沙通江达海之梦,促使湖南真正融入长江经济带,营造湖南经济发展强大增长极,有力推进湖南“3+5”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施。
      602年前,明永乐三年,郑和七下西洋,其壮举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国经济海洋文明史有了有力注脚——一个梦想开始了!
      602年后的今天,在湖南“3+5”城市群战略指导下,在湖南在中部崛起的光荣与梦想的照耀下,北拓成为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和担当。
      北拓第一级跳
      --金霞、青竹湖担纲前锋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加快湖南经济的发展,必须把长沙打造成为湖南经济发展强劲的火车头。”开福区区委书记赵文彬分析认为,“一个中心城市经济腹地越大,那么这个作为火车头的中心城市所能拉动的车厢就越多。”
      在赵文彬看来,扩大长沙的经济腹地,最自然的选择就是北拓;而长沙实施北拓战略,就是要强势推进大城北建设,关键是加速金霞保税物流园、青竹湖生态科技(产业)园的建设,把新城区规划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业、高新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业、文化创意业、会议会展体育休闲业等产业集群集中发展区,“大城北建设的关键是要加速把金霞物流园和青竹湖生态科技(产业)园建成大城北的核心区和实施‘3+5’城市群战略的启动区”。
      青竹湖生态科技园。从地图上看,金霞物流园和青竹湖生态科技园如同开福大鹏双翼,成为长沙北拓前沿阵地。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通过向北发展新区,能够打造新的发展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长沙市商务局局长杨懿文说。
      据了解,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把开发新区作为拓展城市腹地的战略。如广州新成立的四个新区总面积为1028平方公里,武汉新区规划面积为368平方公里——各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相当于再造一座新城。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富泉认为,如果长沙单纯向南发展,其南向腹地空间受制约较磊,同时势必减少与北部环洞庭湖地区,湘江下游,甚至是湖南北部的经济联系,在空间上阻碍了区域中心城市与北部腹地的对接。
      赵文彬认为,长沙北拓有利于拓展长沙经济发展腹地空间,且目前具备现实基础,“长沙北拓战略,推进大城北建设,关键是加速金霞保税物流园、青竹湖生态科技(产业)园的建设,把新城区规划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业、高新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业、文化创意业、会议会展体育休闲业等产业集群集中发展区,既切实地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和新型支柱产业的发展,又能以更快更强速度做强省会中心城市长沙。”
      金霞物流打造北拓基石
      建设大城北是实施“3+5”城市群战略的远见之举。有人士认为,在这个大背景下,长沙北拓要完成三级跳,第一级跳是跳到望城,第二级跳是跳到湘阴,第三级跳是跳到洞庭湖,现在抓紧在做的事情是如何做好第一级跳。
      按照规划,中部物流航母金霞物流园将建设成为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示范性物流园区,成为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动力。
      上月底中青路、芙蓉北路延长线通车一次性解决金霞物流园“进城”和“出城”问题,成为继金霞物流园铁路站场及铁路专用线方案基本敲定后的重大市政利好。据了解,借力长沙北拓、湖南“3+5”城市群战略利好,迄今为止湖南投资最大的工业物流项目湖南恩瑞国际物流中心、金霞海关保税物流中心、金霞粮食物流园等园区战略项目已在快马加鞭。 
      青竹湖产业立园“金三角”
      在长沙北拓的前沿阵地上,青竹湖北接岳阳,西连常德、益阳,地处湖南“3+5”金三角地带。
      按照规划,青竹湖生态科技(产业)园将在铁路以西发展成为全省重要大运量物流基地和工业基地,在铁路之东东片区将依托湖南青竹湖文化创意大厦、青竹湖国际会展中心、青竹湖高尔夫球会等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会议会展休育休闲业和房地产业。
      据介绍,青竹湖生态科技(产业)园有望更名为湖南省青竹湖文化产业园,传承湖湘文化精髓,举办湖湘印象、湘女多情等文化活动,逐步规划建设好湖湘艺术家村、湖南艺术大学、承办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年会等。
      作为开福区承担长沙北拓大鹏重要一翼的青竹湖生态科技(产业)园,除了碧水蓝天的青竹湖高尔夫引来高朋满座外,眼下正以“生态生活、创意工作”大城北核心区之势推进。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