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湖南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49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快0.5个百分点,全省经济实现‘速度较快,结构改善、效益提升,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近日,湖南省统计局局长刘国湘在全省新闻发布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06年,湖南省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质量效益提高、发展活力增强、百姓实惠增多的又好又快势头。去年,实现GDP7493多亿元,增长12.1%,连续三年保持在11%以上增幅。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高增幅。全年利用外资25亿多美元,增长20.8%,是“十一五”以来最多的一年。全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5.93亿元,增长25.1%;实际引进内资885亿元,增长26%;世界500强中已有40家在湘投资设立企业,是历年500强入湘最多的一年。全省财政总收入900余亿元,增长19.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5.3亿元,增长20.3%,也是“十五”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2006年,湖南区域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优势地区带动和辐射作用凸现,长株潭三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1%。“一点一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9%,“3+5”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2%,大湘西贫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6%。
此外,2006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2.5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57万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比上年提高2.3个和6.7个百分点。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5.5%,提高0.5个百分点。
湖南省九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张春贤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顺序一变,对整个湖南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一个结构性的调整作用。快与好是速度与质量关系,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是‘量’到‘质’的跨越。”湖南商学院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谢茂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农业大省如何向经济强省跨越,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张春贤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带动“三化”,着力加强节能降耗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和谐,来加快富民强省步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此,今年湖南省经济工作的具体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财政总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4%;单位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7%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6.8‰。
2月3日,新当选的湖南省省长周强在接受采访时说,湖南要实现富民强省,又好又快发展,务必要坚持以人为本,下大力气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继续办好8件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事,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险覆盖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努力解决城乡居民衣食住行、就学、就医、就业、社会保障等实际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