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添加人:hnqyjjyj 添加时间:2014年8月8日 10:30
邓州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之一。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邓州段全长37.4公里,途经九龙、张村、十林、赵集四个乡镇。境内建有刁河渡槽、湍河渡槽、严凌河渡槽三座重要控制性工程,以及各类河渠、路渠等跨渠建筑物58座,工程征地总面积(含临时性征地)22800余亩。2009年至2011年,全市安置移民近3万人,是河南移民安置第一大市(县)。
出淅川,入邓州,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在这里与古老的湍河亲密握手,成就了令人瞩目的“世界之最”——湍河渡槽,世界上跨度最大、流量最大的U形薄壁输水渡槽。
8月6日,记者再次来到了这里。
举目远望,拔地而起的干渠如巨龙逶迤,横跨在巨龙背上的渡槽闸室显得分外高大。古老的湍河虽水波不惊,但近千米宽的河床,仍能使人想见河汛时的壮阔。巨大的渡槽就从这壮阔的湍河之上凌空飞渡,静静地等待着渠水奔涌的时刻。
在施工人员的引导下,记者从干渠右岸渠道连接段出发,历经进口渐变段、进口闸室段、进口连接段、槽身段、出口连接段、出口闸室段、出口渐变段,到达左岸渠道连接段,整整步行了20多分钟。
“这是干渠出渠首后的第一个控制性工程。渡槽全长1030米,其中槽身长720米,为相互独立的3槽混凝土U形结构。槽身单跨跨度40米,共18跨54榀。最大设计流量每秒420立方米。按照这个流量,一个半小时就可以把昆明湖注满,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之最。”说起这些,负责施工的葛洲坝集团湍河渡槽项目部经理陈谋建一脸的自豪。
当然,世界之最就意味着无例可循,无例可循就意味着分外付出。仅就槽身铸造而言,单跨40米,一节槽身就重达1600吨,车辆无法运送,吊车无法吊装,只能采用“原位现浇施工”工艺,现场浇铸,就地施工,一节完工,下一节接着浇铸。为此,施工方特意投巨资研制开发了湍河渡槽造槽机。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装备科技攻关项目,仅造槽机技术革新就有20多项。
“槽身正式施工前,又进行了1∶1仿真模型试验。此次试验,连续进行了48个小时,很多参建人员两天两夜没合眼。好在后来一次就通过了评审。”回忆起来,陈谋建仍有如释重负之感。
如今,湍河渡槽主体工程已经竣工,少许尾工也正在加紧进行。几名电焊工正在切割需要拆解的材料,夺目的火花不时闪出;干渠的护坡上,从事防固与绿化的民工忙而有序,衣衫上的汗渍清晰可见。护坡下,村民朱德伟带着几位村民加紧整修着干渠的截流沟。“很多人都在为南水北调作贡献,我们也要为工程添一把子力。”朱德伟停下手中的铁锹,顺势抹了把脸上的汗水。
而在干渠的北侧,已经圆满完成历史使命的一台造槽机和一跨仿真试验槽,如凯旋的战士,静静矗立,接受着人们肃然起敬的目光。邓州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办公室主任陈志超介绍说,湍河渡槽施工时,共使用了三台造槽机。施工方特意留下一台,和仿真试验槽一起,作为标志性景物,用于建设湍河渡槽工程主题公园。届时,古老而又年轻的湍河岸边,又将耸起一座凝聚“拼搏与奉献精神”的丰碑,并与挺立在湍河岸边的花洲书院和“编外雷锋团”纪念馆交相辉映,成为邓州大地上一道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