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2016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二
文章来源:河南省发改委    添加人:hnqyjjyj    添加时间:2017年1月19日 10:25
                      战略规划平台篇(2)
    ◆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016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在天津等1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同意我省设立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16年5月3日,河南省政府印发《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对试验区建设进行全面部署。按照“立足郑州、梯次推进、带动全省”的总体要求,我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登记备案的,在郑州市开展业务的各类市场主体;第二阶段拓展到在“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登记备案的,在洛阳、开封、南阳、焦作、三门峡、信阳、新乡市开展业务的各类市场主体;第三阶段拓展到在“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登记备案的,在全省其他地方开展业务的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8年,培育50家省级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孵化基地、100家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设立100个省级公共海外仓,重点扶持1000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全省跨境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3000亿元,实现一区多园、一园多点、多主体运行、多模式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新格局,总体发展水平居中西部前列,探索出在中西部地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国首创了“电子商务+保税中心+行邮监管”(海关代码1210)的跨境电商保税通关模式。跨境电商政策、交易规范和产业、物流发展创新成效显著,多项指标在各试点城市处于领先地位。建成了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跨境电子商务通关平台,实现了海关、检验检疫、公安等系统融合。整合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等相关应用系统功能,上线运行中国(河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16版)。依托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河南保税物流中心、郑州国际机场、郑州国际陆港、郑州出口加工区等平台载体常态化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并积极向许昌、焦作等省辖市覆盖推广,实现多区域、多模式、多元化发展。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6年4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同意我省郑州、洛阳、新乡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区空间范围是 “三市三区多园”,“三市”即以郑洛新三市作为示范区建设主体;“三区”即以郑州国家高新区、洛阳国家高新区、新乡国家高新区作为核心区,充分预留发展空间,发挥核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多园”即在郑洛新三市内规划建设一批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
总体战略定位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具体定位为开放创新先导区、技术转移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郑洛新三个国家高新区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示范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带动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技术转移和开放创新形成新局面,引进培育一批高端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服务机构,转移转化一批技术成果,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增长10%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5%以上。重点任务包括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技术转移和开放合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促进郑洛新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等六方面。
    示范区获批以来,省政府成立了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省市共投入总额近10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区建设。新培育2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达到114家。郑州市成功获批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洛阳市获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新乡市获批国家专利质押融资、专利保险试点城市。新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8家、227家和500家,分别占全省的60%、64%和70%。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综合多功能经济性特区。国务院于2013年9月29日和2014年12月31日,分别批复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自贸试验区申建工作,自2014年起连续三年在省委经济工作会、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申建自贸区工作。近三年来,我省积极推广复制上海等自贸试验区成功经验,不断在投资、贸易、金融、创业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持续完善。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的要求,着力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目前,《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已报国务院等待正式批复,《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规划》等配套文件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中,相关管理架构和挂牌运营等前期筹备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2016年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河南省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我省成为继贵州之后第二批获批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省份之一。试验区的战略定位是全国一流的大数据产业中心、数据应用先导区、创新创业集聚区,成为引领中部、特色鲜明的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有利于大数据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大数据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全面展开,政府科学决策和社会精准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大数据促进政务服务模式创新、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业提质增效等位居全国前列,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关联业态规模超万亿元。重点任务包括推进大数据制度创新,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推进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探索开展大数据要素流通,推进数据中心整合利用,推进大数据交流合作,推进信息基础设施提升等八个方面。
    为推动大数据试验区建设,我省研究制定了《河南省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试验区的建设做好总体规划、政策指导。积极组织实施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在交通物流、农业粮食、健康医疗、电子商务等大数据创新应用领域组织实施10个促进大数据发展的重大示范项目,推动大数据创新应用。全面启动郑州郑东新区“龙子湖智慧岛”建设,作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和示范区。成立河南省中原大数据交易中心公司和中原大数据众包平台公司,促进大数据创新创业发展。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近期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都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前我省正在配合国家发改委研究制定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下一步,我省将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尽快出台指导意见,同时全力争取郑州纳入国家正式批复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国家中心城市范围。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