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近日核准中国石化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4月4日 10:08
昨日获悉,国家发改委近日核准中国石化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该信息已由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发布。
国家发改委在核准书中称,该项目是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增强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以及全国乙烯工业布局调整需要决定的,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举措之一。
该项目依托中国石化武汉石油化工厂建设,总投资约147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万吨乙烯、30万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3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HDPE)、10/38万吨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40万吨聚丙烯(PP)等8套主要生产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
此前,依托80万吨乙烯项目,省市有关部门编制了武汉化工新城的总体规划。去年下半年,该规划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环保评审。据规划,武汉化工新城选址在洪山区北湖,计划投资352亿元,占地76.7平方公里。
据了解,与80万吨乙烯配套的武石化技改项目已经启动,建成后其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将由目前每年400万吨扩大到每年800万吨,为80万吨乙烯工程提供充足、优质原料。此项目已列为武汉市今年续建的重点工程项目。
80万吨乙烯项目建成投产后,武汉将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首个大型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将进一步发挥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经济中心和区域经济发展龙头的作用。
[特别关注]80万吨乙烯项目将为湖北带来什么?
填补中部乙烯项目空白
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的建设,将填补我国中部没有大型乙烯厂的空白。
目前,在华中地区,中石化共拥有包括5家炼油厂在内的6个炼化单位,即湖北的武汉石化、荆门石化,安徽的安庆石化,江西的九江石化和湖南的长岭炼化、巴陵石化。除巴陵石化确定走精细化工之路外,另5家炼油厂的一次加工能力均为500万吨,在中石化旗下各炼油厂中规模较小。
“在武汉建设80万吨乙烯项目将改善我国乙烯工业布局,增加石化产业安全,适应中部地区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在去年进行的80万吨乙烯项目评估总结会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总经理肖凤桐如此评价。
产业拉动半径达200公里
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还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我国中部地区首个大型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
乙烯直接决定着石化产业的发展。其产业链长,能够延伸发展上百个品种。80万吨乙烯的产量,将直接带来200多亿元的销售额。根据专家测算,乙烯对下游产业的带动效应是1:6,也就是说将带动6倍的下游产业产值,即1200多亿元的产值。
据专家介绍,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以产出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和塑料原料等原材料240万吨,这些产品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司空见惯的东西,小到化纤布料、皮革箱包,大到建筑材料、工业原料等等,都是以其作为主要原料。
湖北是全国重要的化纤、塑料、精细化工、原料药制造大省,但目前省内化工企业只有几十万吨的加工量,大量原料都引自沿海城市。80万吨乙烯工程建成后,将为塑料加工和化工产品等下游产品生产企业提供核心保证,带动我省已有的石油化工、基本化工原料、农用化学品、有机化工中间体、涂料、染料、橡塑制品、化工机械等产业的大发展。
化工专家称,大乙烯项目波及范围可达到200公里半径。也就是说,在武汉及周边地区产生几十倍、上百倍于项目本身效益的产业扩散效应。
环保与资源利用成新标杆
80万吨乙烯项目高度重视安全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设施的建设,将成立地企联防系统,有关方面研究制定了应对重大安全事故的总体防范措施、预警和应急预案;将设置工厂事故池等设施,严防事故状态及紧急状态下污染物进入长江水系等敏感区域。该项目还将采用先进技术加强污染防治,努力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化工新城借势而兴80万吨乙烯项目,是已规划的武汉化工新城的核心项目。
根据规划,武汉化工新城将围绕80万吨乙烯项目兴建,计划总投资约350亿元。新城位于长江武汉段下游南岸,青山、洪山两区交界的北湖、白浒山地区,由武汉绕城公路、316国道与长江围合而成。其实际建设用地为39.4平方公里,其中,80万吨乙烯项目落户的建设乡数村,被称为新城核心区,占地约3.3平方公里。
按规划,武汉化工新城拟沿江布局北湖和葛店两大产业组团。
北湖产业组团占地20余平方公里,将依托大型乙烯项目和武汉石化厂,以现有白浒山深水港和武(汉)大(冶)铁路为基础,重点发展乙烯及关联产业,形成以塑料、聚酯产品为主的化工产业和化工物流业集群。
葛化组团则以武汉葛店化工集团为龙头,以无机盐类化工产品为主,吸纳分散在武汉三镇的近30家化工企业来此扎堆。
化工产业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的主导和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全国不少经济发达地区都在纷纷兴办自己的化学工业园区(基地)。
上海漕泾化学工业区于1996年建立后,国际化工巨头纷纷启动大型项目,已吸引投资超过80亿美元。其他如江苏南京、山东淄博和青岛、北京、辽宁大连等地的化工产业的发展势头也一浪高过一浪。
撑起武汉制造业第四极
钢铁、汽车和以光电子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成为拉动武汉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沌口的“汽车城”、青山的“钢铁城”和光谷的“科技城”,是武汉现代制造业的三大增长极。
80万吨乙烯项目的建设,将成为武汉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移的良机。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该市明确提出今后5年将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集约发展钢铁、汽车及机械装备、电子信息产业和石油化工四大支柱产业。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积极推进80万吨乙烯项目,构筑中部地区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80万吨乙烯及武汉化工新城,显然将撑起武汉制造业第四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