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人民网-河南分网 添加人:hnqyjjyj 添加时间:2014年8月28日 10:40
人民网漯河8月28日专电 “有了这5万元贴息贷款,我心里就有底了。如果不出意外,我今年可预计产青年鸡37万只,实现利润40万元。”近日,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镇空冢郭村的养殖能手杨梅英说。今年,经过空冢郭镇妇联的牵线搭桥,她从农村信用社成功申请贷款5万元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用于扩大养殖规模。这笔贴息贷款,将帮助她扩大养鸡厂的规模。
今年来,像杨梅英这样通过小额贷款圆梦的姐妹们,在源汇区不在少数。截止今年6月底,源汇区全区已累计为1536名城乡妇女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7680万元,带动1万余名有创业意愿的妇女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
政策提出得好,还需要执行得好。在妇女小额贷款政策执行的过程中,还涌现出了乔伟华这样一批优秀妇女工作者。
乔伟华是大刘镇皇玉村支部书记、妇代会主任,他所在的皇玉村总人口2600人,耕地面积3900亩,2009年以前,村里一无工业,二无企业,一直以来全靠种小麦、玉米和农闲时劳动力外出打工挣钱为主。为了带动全村妇女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使她们真正富裕起来,2009年5月,她组织村里大部分想创业妇女去山东参观考察蔬菜大棚建设,面对鲜活的事实,她们触动很大,回来后建大棚的热情很高,但是租赁土地、建大棚的资金哪里来成了创业妇女及乔伟华心里最大的问题。
对此,乔伟华时候: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她和大刘镇妇联、区妇联一道,一趟一趟协调,不厌其烦,手续不完善就完善手续、资金不到位甚至就直接给农行联系,经过不懈努力,农行经过两个工作日的调查,最后为全村6名想建蔬菜大棚的妇女贷款30万元,解决了资金难题,建成了19座蔬菜大棚。在她的带领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皇玉村蔬菜大棚已发展至50多座,带动了周边的闫魏、周庄、白寺、蔡庄等村的1000多名贫困妇女增收致富,已成为大刘镇乃至源汇区远近闻名的大棚种植区,带动了皇玉村及周边村庄农村发展蔬菜大棚种植,形成大刘镇独有的特色产业。
乔伟华的做法,是近年来源汇区妇联充分发挥深入联系妇女群众的组织优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以“主角的心态唱好配角的角色”的工作态度,通过部门参与抓管理、三级联动抓宣传、四项制度抓推进、三位一体抓服务,源汇区妇联有效地破解了城乡妇女创业就业资金不足的难题,促进了一大批妇女实现创业就业、增收致富,为她们插上了圆梦的翅膀。
为推进妇女小额贷款惠及更多的妇女,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多次听取汇报,统一思想,立足实际,找准突破口。成立了由财政、人社、妇联、银行4个部门组成的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组织协调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工作,并明确相关职责分工,采取每月召开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工作会,听取各成员单位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进展情况,分析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具体措施,形成了全区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主管的区、乡办、村居三级妇联组织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抓好政策舆论倡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没想过,还能用上不交利息的贷款!”站在自己绿色掩映的果蔬示范园里,看着园内品种繁多、五颜六色各种蔬菜和瓜果,问十乡骆坡村董丽平感激地说。在小额贷款的帮助下,她经营的骆坡精品蔬菜种植园区占地300亩,种植甜瓜、西红柿、西瓜、黄瓜等绿色瓜果蔬菜20余种,年产蔬菜500多吨,产值400多万元,带动了附近700余妇女就业。(张子天 时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