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中原崛起的技术支撑--副省长徐济超答本报记者问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5月18日 08:44
省政府近日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副省长徐济超。
问: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标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重要技术支撑。实施标准化战略,有利于用标准保护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标准化,也是目前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我们的优势产品要“打出去”,就必须加快推进标准化,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这是增强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唯一选择。
问:到“十一五”末,我省标准化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答:我省将承担一批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继电器、精密铜管、发制品、速冻食品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争取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主要工业产品采标率将达80%以上。全省80%的县建立起农业标准化示范体系。在服务行业,培育一批标准化示范单位,全面执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建立健全我省在全国产销量位居前列的冷鲜肉、小麦粉等12种食品的标准体系,并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食源性重大传染病控制、疾病控制及生物安全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标准体系。
问:省政府将出台哪些措施来推动标准化战略的实施?
答:一是建立协调和激励机制,将先进的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列入省科技进步奖评定范围,将重要技术标准的研制成果纳入省级科技进步奖励范畴。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项目,优先列入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等计划。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必要的标准化工作专项经费。各级政府建立投入机制,重点支持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形成的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的项目。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复合型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
问: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过程中,标准化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答:要围绕全省主导农产品、优势特色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建立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实行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使优势主导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达80%以上。大力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80%的县(市)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网络。积极培育河南名牌农产品,使示范区农产品使用“标准化农产品”品牌和标志。用标准化来提升我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问:服务业如何推行标准化战略?
答:我们将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使按标准开展服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维护权益成为社会共识。在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文化、旅游、商贸、卫生、通信、金融、交通运输、房地产和现代物流等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全面执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