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抓住有利时机和有利条件加快服务业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5月21日 09:04
    我国服务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和有利条件,进一步明确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把服务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目前,加快服务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有利条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更多的制造业产品向复杂结构、多个企业甚至多国制造的领域延伸,生产性服务需求会不断增加;近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正不断对服务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消费结构升级加速,消费类电子及通讯设备、轿车、住宅等需求热点稳定形成,服务含量明显增加,有力地拉动着服务业拓展领域、提升水平;城镇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大城市的发展,也将对服务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成为提高服务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更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步伐。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对“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中央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在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增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提高比重;进一步改善服务业结构,重点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继续提高面向生活的服务业科技含量和规范化程度;坚持创新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方式,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一些有条件的大城市,还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使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把服务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首先要突出重点。要抓住我国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机遇,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带动整个服务业加快发展。要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继续发展主要面向群众生活的消费性服务业,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必须更为积极地适应农民群众和农村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同时,还要主动参与国际服务业竞争,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层次,积极引进国际服务业的新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内服务业提高水平;支持具备条件的服务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服务业市场。
    第二,要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深化服务领域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培育大型服务企业集团。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业,扶持中小服务企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继续推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采取积极的财税、土地、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加快服务业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完善。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服务功能,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
    第三,要加快推进服务业自主创新和人才开发。要重视服务业领域的科研开发,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技术,提供质量有保障的服务产品,培育和打造知名服务品牌,不断提高服务业附加值。要抓紧培养各类服务人才,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供人才保障。
    此外,由于服务业涉及领域广、行业差异大,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也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切实加强理论指导,积极探索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新思路,从而不断开创服务业发展的新局面。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