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5月22日 09:01
4月30日,中储粮襄樊直属库投资的梅园米业公司襄樊基地年产5万吨生产线建成投产。与此同时,引资1.5亿元的雨润集团肉类加工项目、投资1.5亿元的鲁花集团15万吨花生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这是湖北襄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扩张、提档升级的缩影。
襄樊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一优两高”农业示范区。近年来襄樊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农业板块经济,实行集约经营;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三轮驱动”,实现了特色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襄樊市把做大板块规模,做优板块品牌当作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该市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和“板块化布局、优质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深入推进粮食、油料、畜牧、水果、蔬菜、林特、烟叶等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向优势品种集中,形成了14个特色优势农业板块,如3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200万亩优质稻米、150万亩优质油料、60万亩优质水果等。全市优质农业板块基地达到900万亩以上,不仅提高了种植业的整体效益,而且有力推动了“一袋米”、“一袋面”、“一壶油”、“一篮菜”工程的实施。大田种植效益亩平均达到1200元,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150元,呈现既增产又增收的喜人局面。
产业化经营,让优质粮棉油“走”上生产线。襄樊市实施“抓大带小”战略,重点扶持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实行项目和资金倾斜,使金华麦面、万宝粮油、襄大农牧的销售收入达到7亿元以上。加快品牌整合步伐,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重组,打造一批有规模、有品牌、带动力强的大龙头企业。至今年4月底,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6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23家,带动基地在10万亩以上的龙头企业13家,培育专业市场185个,培育出“章陵”小麦、“梅园”大米、“玉莲”油脂、“仙仙”水果等200多个知名品牌。同时,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瞄准国内外知名企业,实行引资、引智嫁接,提升加工档次,加粗加长农业产业链条,激励龙头企业多出口、多创汇。围绕建设“全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目标,努力实现“三个对接”,即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龙头企业与超市对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与此同时,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新增“三品”标识40个,认证面积达到300万亩。
发展农业信息化,实现信息化营销。
襄樊农业信息中心是全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单位,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全部设立了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建立了襄樊农业信息网站、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和农业科技110网,60%的乡镇设立了信息服务站,农村信息员达到600余人。今年1至4月,襄樊农业信息中心发布各类农业信息1万多条。农业部门采取农技110、农信通和网上解答3种方式服务农民咨询,回复农民咨询2000多人次。
现代农业惠及襄樊百万农户,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19元,比上年增加328元。今年一季度,全市农民收入增幅创10年来同期最高,人均现金收入达到8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