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人民网-河南分网 添加人:hnqyjjyj 添加时间:2014年10月20日 11:12
人民网济源10月20日专电 “截至目前,济源全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权颁证已完成。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确权完成92.16%;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完成62.2%,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确权已完成56.2%。全市‘六权’确权颁证已过半。”济源市副市长孔庆贺在通报今年济源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时说。
19日上午,河南省委改革办、省委农办、农业厅、国土厅、住建厅、林业厅、水利厅等负责同志,济源市市委书记何雄、市长王宇燕、副市长王天顺等市领导以及济源市改革办、政府办、农办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一同到梨水镇北瑞村、五龙口镇西正村、玉泉街道陆家岭居委会以及王屋镇五里桥村观摩视察,并在王屋镇政府会议室召开济源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暨美丽乡村工作现场会。
今年以来,济源市紧紧抓住被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全域城乡一体化市示范区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市的有利机遇,以“依法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法权益、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目标,按照“明晰产权、依法流转,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民主决策、稳妥推进”的原则,通过加强宣传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强化政策扶持、严格督导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济源市探索构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济源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梨水镇北瑞村成功注册了济源北瑞农村集体资产发展有限公司,并已正式挂牌成立;济源市政府积极与中信信托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信?济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计划”,成为河南省首单土地流转信托项目。确权是给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抵押、担保的权能。拿了证就不怕土地会跑了,想去哪就去哪,让留家的放心,出去的安心,更不用操心土地“搁荒”了。
视察过程中,陆家岭正在进行的改水改厕和五里桥村的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吸引了众人目光。每家每户通过安装污水管网设备,进行污水集中处理,净化过的水流入净水池中输送至花园、菜地中去,既环保又节约。美丽乡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投资约45万元,日处理污水100方,有效解决了王屋镇五里桥村132户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现已建设投入使用。
按照“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四美”要求,通过示范带动、梯度推进、抓点连线、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济源主干道沿线和农村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
会上,河南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付磊、河南省委农办副主任马万里以及河南省国土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住建厅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也对济源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付磊强调,农村改革是当代中国改革的经济改革起点,也是农村繁荣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必由之路。济源市对农村改革见识早行动快,已走在先列,并摸索出了确权颁证“七步56字工作法”,归纳出群众关心的39个土地确权热点问题,结合政策法规,编写出《济源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知识问答》,并采取“四台一会”政策。
“在农村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济源市还有很大的地方需要改进:要解放思想,不要受思想的约束;积极推进改革,要有担当精神,敢于创新,敢于寻求新思路;突出重点,深化改革,从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不要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维护农民的权益。只有真正的做到这些,农村存在的脏、乱、差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王宇燕说。
农村改革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机制问题。何雄强调,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做好做实。要抓好进度更要抓质量,严格按照“七步56字工作法”,坚持原则,依法依规。同时,完善信息网络,跟上时代步伐,壮大人才队伍。抓好服务,服务到位才能抓住群众的心,村干部不要等着群众找上门,要主动去找群众服务。另外,要抓统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要与全市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工程结合起来,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农村金融创新结合起来。(实习生 来艺博 黄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