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中国央行面临进一步升息压力 控制经济增长过快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5月29日 12:58
  自5月初以来,猪肉价格的飙涨引发了中国的公众和政治担忧,但研究人员对通胀仍将可控充满信心。
  即使如此,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央行有可能进一步升息,以控制经济增长过快、缩小股市和一些资产领域的泡沫化。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小光(Wang Xiaoguang)认为,中国经济以11%增长率高速增长,不应担忧通胀率达到3%或4%。
  然而,因高度担忧肉价上涨对民生的影响,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Wen Jiabao)周末赴陕西考察了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情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
  饲料价格上涨,爆发疾病和此前生猪存栏过剩是猪肉涨价的主因。生猪存栏过剩挫伤了农民多养猪积极性。
  中国人民银行(PBOC)研究员纪敏(Ji Min)预计,存栏供应将以快速上升的方式对猪肉涨价做出回应。他认为,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当前的涨势是一种趋势,或仅是暂时性现象,但考虑到食品价格背后的供应潜能,这种涨势不可能持续。
  他指出,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利率有上升趋势。相比中国的投资回报,央行现行3.06%的存款利率明显较低。如果考虑通胀因素,实际利率为负。
  中国3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上涨3.3%,随后4月份回落至3.0%--达到中国央行设定的07年通胀目标。
  国家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5月中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猪肉价格平均批发价格同比大涨43.1%。
  中国人民银行面临压力
  由于最近几个月非食品通胀企稳于1.0%,经济学家并未对猪肉价格大涨感到恐慌。
  随着中国资本支出一年增长长25%,制成品的供应有可能仍然充足,进而加剧竞争和降价。
  国际知名投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首席经济学家梁红(Hong Liang)认为,由于肉价占到CPI一篮子权重的7%左右,加之猪肉涨价将把通胀压力陆续传导至鸡蛋、鱼和其他食品之上,因此,未来数月内,仅仅食品涨价一个方面的因素,就可能将CPI增速推高至4%、甚至更高的区间。
  基于上述预期,梁红将07、08两年CPI增速预期大幅提高至3.6%和2.6%,此前的预期分别为2.6%和1.8%。中国央行为今年CPI增速设定的目标为3%;但今年3月和4月,CPI增速连续突破或触及该警戒线,分别达到3.3%和3%。
  梁红认为,CPI上升将有可能增强中国央行果断升息的压力。如果这个问题未能有效解决,这样的负利率将会为国内股市的资产膨胀注入更多动力,同时将削北中国央行的公信力。
  此前,中国央行已两次上调其基准存贷利率。目前中国1年期名义存款利率为3.06%,扣除利息税后为2.448%,如果剔除通胀因素,存款利率实际为负。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易宪容(Yi Xianrong)认为,如果通胀超出其警戒线,中国央行将不得不进一步升息。他认为升息是对抗通胀的最好方法。
  对此,商务部将肉价大涨归因于季节性因素,指出如果生猪存栏数上升和炎热的夏季需求疲软,肉价和蛋价将会企稳。
  在北京东郊的一个批发市场,上周末猪肉零售价重新攀升至20元/公斤,此前上周下半周在18元左右企稳。5月初肉价一直为14-15元/公斤。
  王小光认为,只要不传导至其他领域,食品通胀上升理应得受到欢迎,而非担忧。农产品成本上涨是一件好事,毕竟这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