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可望保持强劲增长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6月29日 09:47
由世界100多个国家与地区中央银行行长参加的国际清算银行第77届年会,日前在瑞士北方边境城市巴塞尔举行。与会者展望了全球经济前景,预测2007年度世界经济仍将在低通胀率状况下继续保持增长,其势头将延续到2008年。会议还着重讨论了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情况。会议发表的年度报告指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总量所作贡献比例较10年前又有了大幅提高。 国际清算银行最新发表的年度报告认为,2006年尽管包括原油在内的能源以及各类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但由于亚洲和拉美等主要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内部需求增大、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有效地刺激了世界各地主要经济区域的生产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欧洲、日本以及其他发达工业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从而使得2006年度世界经济在低通胀率状态下仍然获得了5.25%的强劲增长,世界经济连续4年获得超过4%的增长。与会各国央行行长们一致同意,过去4年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全球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别是亚洲的主要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总量所作贡献比例较10年前又提高了1.25%,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第二、相比较而言,目前发达国家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家庭的需求与购买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持续的需求刺激了生产的发展,从而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第三、与10年前相比,世界金融状况获得了更多基本面的支持。尽管世界经济连年稳步增长,但全球范围固定资产的长期贷款利率几乎没有多大攀升,尤其是从2004年以来相对低廉合理的贷款利率,促进了全球范围新添固定资产总量不断增加,由于金融状况的整体好转有力地支持了各项经济活动的展开,并保证了重大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出席国际清算银行年会的各国央行行长们一致预测,2007年度世界经济仍将在低通胀率状况下继续保持增长,但就整体而言其增长速度将比上年度有所放缓。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已从2006年上半年的4%增长率下滑至下半年的2%,2007年第一季度又继续下降至1.25%。因此,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将会受到明显制约与拖累。估计受此影响,今年余下的3个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明显放缓。
报告显示,全球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整体经济在过去一年里仍然保持了在低通胀率下的强劲增长,而且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常性项目获得盈余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07年第一季度。此后,由于强劲的需求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不动产价格持续徘徊在高价位上,并呈现继续攀升的趋势,因而通胀压力随之上升,平均通胀率已从2005年的3.5%上升至3.7%。但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回落,显性通胀压力将会有所减缓,但隐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报告还认为,在过去一年中,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地商业银行的净利润空间虽在缩小,但全球大多数地区的商业银行整体运营状况良好。2006年不但美国商业银行利润创下历史新高,欧洲绝大多数商业银行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全球各地的绝大多数投资银行在过去一年也取得了良好业绩,回报率均在20%—30%以上。